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粉藜

粉藜

《全国中草药汇编》:粉藜

药材名称粉藜

别名三齿粉、藜、咸卜子菜

来源藜科粉藜Atriplex fera (L.) Bung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内蒙古、宁夏、甘肃。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利水涩肠。主治腹泻。

用法用量鲜草1两水煎服;或干品3钱,锁阳2钱研粉,分2次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粉藜

药材名称粉藜

拼音Fěn Lí

别名三齿粉藜、咸卜子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野滨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riplex fera(L.)Bunge[Spinacia era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80cm。茎具条棱及绿色色条,通常自基部分枝,枝细瘦,上部常弯曲,稍有白粉。单叶互生;叶柄长6-12m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7cm,宽0.8-2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波状,两面灰绿色,表面无毛或稍被白粉,背面稍被鳞桃状膜片或白粉,后期渐剥落。雌雄同株,团伞花序生于叶腋,雄花4基数,早落;雌花在每团伞花序中3-10或更多;通常无花被;具2苞,苞的边缘全部合生,果时两面鼓胀,表面仅有1-3个位置不走的棘状突起,顶缘有3个短齿,包注子房或果实。胞果扁平,果皮白色,膜质,与种子贴伏。种子棕色,直立。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碱性草地,盐渍化沙地、湖边、河滩。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等地。

性味甘;酸;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涩肠。主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鲜品可用至3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老头

    药材名称黑老头拼音Hēi Lǎo Tóu别名大种黑骨头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的根。性味性温,味苦,无毒。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健脾利湿。注意孕妇忌用。复方①治风湿骨痛:鲜

  • 麦饭石

    药材名称麦饭石拼音Mài Fàn Shí英文名Maifanitum别名长寿石、健康石、炼山石、马牙砂、豆渣石出处始载于《中国药学大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拉丁植物动物矿

  • 桑沥

    《中药大辞典》:桑沥药材名称桑沥拼音Sānɡ Lì别名桑油(《万氏家抄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枝条,经烧灼后沥出的汁液。制法《万氏家抄方》:"取桑油法,鲜桑木捶碎,装

  • 水麻tiao

    药材名称水麻tiao拼音Shuǐ Má tiao别名藏氏蓼、凹叶蓼、水犁壁草、火烫草、拉拉草、红降龙草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

  • 小花八角枫

    药材名称小花八角枫拼音Xiǎo Huā Bā Jiǎo Fēnɡ别名九牛造、伪八角枫、狭叶八角枫、三角枫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小花八角枫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 faber

  • 白暨豚

    药材名称白暨豚拼音Bái Jì Tún英文名suckling 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otes

  • 霹水草

    药材名称霹水草拼音Pī Shuí Cǎo别名如意草(《滇南本草》),鸡冠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披散

  • 白背叶根

    《中药大辞典》:白背叶根药材名称白背叶根拼音Bái Bèi Yè Gēn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大戟种植

  • 复叶披麻草根

    药材名称复叶披麻草根拼音Fù Yè Pī Má Cǎo Gē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复叶披麻草的根。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

  • 金丝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矮陀陀药材名称金丝矮陀陀别名千年矮、三角咪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粉蕊黄杨Pachysandra axillaris Fr anch.,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