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鹤藤根

白鹤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本草求原》

性味涩甘,平。

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Argyreia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白鹤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acuta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白鹤藤,攀援灌木。小枝通常圆柱形,被银白色绢毛,老枝黄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6cm,被银色绢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5-11cm,宽3-8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无毛,背面密被银色绢毛,全缘;侧脉多至8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均被银色绢毛;苞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外面被银色绢毛;花两性;花萼5,分内外两轮,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状,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与花冠外面均被银白色绢毛;雄蕊5,着生千花冠筒基部6-7mm处;子房近球形,2室,无毛,花柱长约2cm,柱头头状,2裂。果实球形,直径8mm,红色,为增大的萼片包围,萼片凸起,内面红色。种子4-2颗,卵状三角形,褐色。花期6-9月。

性味涩甘;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泡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神仙掌花

    《中药大辞典》:神仙掌花药材名称神仙掌花拼音Shén Xiān Zhǎnɡ Huā别名玉英(《云南通志》)。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花。化学成分花含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葡萄糖

  • 巴豆树根

    《中药大辞典》:巴豆树根药材名称巴豆树根拼音Bā Dòu Shù Gēn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出处《纲目》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茎,植物形态详&qu

  • 小红蒜根

    药材名称小红蒜根拼音Xiǎo Hónɡ Suàn Gēn别名红葱头来源药材基源:为阿鸢尾科植物红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therine plicata Herb.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

  • 食茱萸

    药材名称食茱萸拼音Shí Zhū Yú别名越椒(《广雅》),檔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辣子(《纲目》)。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

  • 九牛造

    《中药大辞典》:九牛造药材名称九牛造拼音Jiǔ Niú Zào别名五朵云、九牛七、翻天印(《陕西中草药》),震天雷(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九牛

  • 鳢鱼肠

    《中药大辞典》:鳢鱼肠药材名称鳢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别录》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蚛骭,良久即去之。"

  •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药材名称紫薇叶拼音Zǐ Wēi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

  • 井边茜

    药材名称井边茜拼音Jǐnɡ Biān Qiàn别名小凤尾草、小凤尾、三叉草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

  • 黑龙串筋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龙串筋药材名称黑龙串筋拼音Hēi Lónɡ Chuàn Jīn别名大叶勾儿茶、黑观音来源鼠李科黑龙串筋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 豆包菌

    药材名称豆包菌拼音Dòu Bāo Jūn别名酸酱菌、马屁包、色豆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硬马勃科真菌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o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