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漏斗瓶蕨

漏斗瓶蕨

药材名称漏斗瓶蕨

拼音Lòu Dǒu Pínɡ Jué

英文名Infundibuliform Bristle Fern

别名热水莲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漏斗瓶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manes striatum Don[T.naseana Christ;Vandenboschia naseana(Christ)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中型附生蕨类,植株高25-40cm。根茎黑褐色,横走,坚硬,密生褐色节状毛,下面疏生纤维状根;叶腋有被毛的芽。叶远生;叶柄长5-15cm,两侧有狭翅下延至基部,在基部被有扁平节状毛;叶片膜质,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35cm,宽6-10cm,三回羽裂;羽片14-20对,互生,有短柄,彼此以狭翅相连,三角状斜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2.5cm;一回羽片6-10对,互生,无柄,长卵形,基部上侧1枚羽片最大,常覆盖叶轴;二回羽片3-6对,互生,长圆形,上部有几个单一或分叉的浅裂片;末回裂片短,圆线形,全缘,叶脉多回分叉,末回裂片有小脉1-2条;叶轴及羽轴均有翅,疏被黑褐色节状毛。孢子囊群位于末回裂片先端,有时该裂片短缩使孢子囊群位于裂片间;囊苞管状,呈狭漏斗形,长约1.5mm,直立或稍弯,两侧有狭翅,口部截形或略膨大,边缘不外卷;囊托丝状,黑色,长约3mm,伸出于囊苞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700m的常绿阔叶林下树干上或溪边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味淡;涩;平

归经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止血。主消化不良;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健脾、开胃、消积、止血、生肌的功能。用于消化不良及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线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兰药材名称金线兰拼音Jīn Xiàn Lán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来源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Anectochilu

  • 阳雀花根

    《中药大辞典》:阳雀花根药材名称阳雀花根拼音Yánɡ Què Huā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根。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榧螺

    药材名称榧螺拼音Fěi Luó英文名snail shel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榧螺科动物伶鼬榧螺和红口榧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Oliva mustelina(Lam

  • 血盘草

    药材名称血盘草拼音Xuè Pán Cǎo别名叶下红、红青菜、雪见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贵州鼠尾草和血盆草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lvia cavaleriei Levl.2.Sa

  • 地绵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绵绵药材名称地绵绵别名小野芝麻、蜘蛛草来源唇形科地绵绵Galeobdolon chinense (Benth.) C. Y. Wu,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

  • 黄皮

    药材名称黄皮拼音Huánɡ Pí别名救驾、臭条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oblonga (Wall.)Sojak[Cornus oblonga W

  • 棱子芹根

    药材名称棱子芹根拼音Lénɡ Zǐ Qín Gēn英文名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affm.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

  • 马尔康水黄连

    药材名称马尔康水黄连拼音Mǎ ěr Kā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鞭柱唐松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Smithii Boiv

  • 天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韭药材名称天韭拼音Tiān Jiǔ别名茖韭、山葱、茖葱、鹿耳韭来源百合科葱属植物天韭Allium victori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性味辛、温。功能主

  • 枯萝卜

    药材名称枯萝卜拼音Kū Luó Bo别名地骷髅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枯老根。采收种子时连根拔起,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