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海燕

海燕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燕

药材名称海燕

拼音Hǎi Yàn

来源棘皮动物门海燕科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 Miller et Troschel,以全体(去内脏)入药。

生境分部辽宁沿海,常见于沿岸海藻间。

功能主治滋阴,袪风湿。主治腰腿酸痛。

用法用量1~3个。

备注另有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i Bell.和海星也供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海燕

药材名称海燕

拼音Hǎi Yàn

出处《纲目》

来源为海燕科动物海燕全体。夏、秋季常在捕鱼时捕获,也可在潮退时于岩岸海藻繁生处拾取,去内脏,晒干。

原形态体扁平,呈五角形星状;其中央部称为体盘,体盘背面向上部分,称为反口面,有覆瓦状排列的骨板;反口面外表颜色变化很大,通常呈深蓝色和丹红色交杂排列。腹面向下的部分,称为口面,呈橘黄色,中央有口。体盘四周,有辐状排列的短腕5条,有时亦可见到4~9条者。各腕中央稍隆起如棱,边缘尖锐;腕的腹面有开放的步带沟,沟内列生管足2行,管足上具有吸盘。

生活于沿岸浅海的沙底、碎贝壳和岩礁底。肉食性,能捕食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及蠕虫等。繁殖季节6~7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一带。

性味《纲目》:"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滋阴,壮阳,祛风湿。治阳痿,风湿腰腿痛。

①《纲目》:"阴雨发损痛,煮汁服,取汗即解。亦入滋阴药。"

②《山东中草药手册》:"壮阳,祛风湿。"

③《东北动物药》:"滋阴,祛风湿。治腰腿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个;或研末,0.5~1钱。

复方①治阳痿:海燕、小海马各等分。共研细粉,每次服一钱五分,每日服二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风湿腰腿痛:海燕二个。水煎,日服三次。发汗。(《东北动物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燕

药材名称海燕

拼音Hǎi Yàn

英文名Petrel

别名五角星、海五星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海燕,出东海。大一寸,状扁而圆。背上青黑,腹下白脆,似海螵蛸,有文如蕈菌。口在腹下。食细沙,口旁有五路正勾,即其足也。《临海水土记》云,阳遂足,生海中。色青黑,腹白,有五足,不知头尾。生时体耍,死即干脆。即此物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燕科动物海燕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ina pectinifera (Muller et Troschel)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去掉内脏,洗净,晒干。

原形态海燕,一般腕5,也有具腕4-8,辐径约为7.5cm,间辐径约为5cm。反口面隆起,骨板有初张和次格板之分,初张板大而呈新月形,其凹面弯向盘的中心。次级板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组成夹在初给板之间。各板生有很多小棘,没有叉棘。每个侧频板有棘2行。腹侧板为不规则多角形,或覆瓦状排列,每板上有栉状排列的棘。口板大而明显,各具棘2行。筛板大,圆形,一般是1个,少数为2个或3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时反口面为深蓝色,盘中央有丹红斑交错排列,口面为橘黄色,但有时变异很大。栖息于沿岸浅海的沙底和岩礁底,繁殖季节6-7月。我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等沿海。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体呈扁平钝五角形,中央称体盘,体盘隆起面称反口面,颜色多变,具覆瓦状排列的骨板,有1个或2-3个筛板,呈粉白色。腹面称为口面,呈橘黄色,中央有口。体盘的外周有辐状短腕5条,有时可见4-9条者。各腕中央反口面具棱,边缘尖锐,口面具步带沟,沟内列生管足之列,管足上具吸盘。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微咸。以个大、完整、质坚硬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白色或粉白色。①横纹肌纤维众多,近无色,多碎断,侧面观直径约14μm,完整者棱形,腔较大,长约150μm,表面平滑。②筛板碎片散在,大小不等,易见,黄白色,表面具排列规律的纵向小孔数列。③偶见极细的神经组织碎片,黄白色,侧面观直径0.2μm,多断裂,有的具分枝。④可见不规则羽状排列的针晶簇。⑤偶见不规则黄棕色块状物。⑥管足细胞碎片,长条形,有裂缝,直径0.7μm。

化学成分全体含3-[(羧甲基)氨基]-5羟基-N(2-羟乙基-5-羟甲基-2-甲氧基-2-环已烯-1-亚胺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肾;胃经

功能主治补坚硬;祛风湿;制酸;止痛。主阳痿;风湿腰腿痛;劳伤疼痛;胃痛泛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每次2-3g。

复方①治阳瘘:海燕、小海马各等分。共研细粉,每次服一钱五分,每日服二次。 (《山东中草药手册》)②治风湿腰腿痛: 海燕二个。水煎,日服三次。发汗。(《东北动物药》)

各家论述1.《纲目》:阴雨发损痛,煮汁服,取汗即解。亦入滋阴药。

2.《山东中草药手册》:壮阳,祛风湿。

3.《东北动物药》:滋阴,祛风湿。治腰腿酸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蒲公英

    《中国药典》:蒲公英药材名称蒲公英拼音Pú Gōnɡ Yīnɡ英文名HERBA TARAXACI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 大青木

    药材名称大青木拼音Dà Qīng Mù别名路边青、臭叶树、羊咪青、青心草、臭大青、鸭公青、淡婆婆、大叶青、木本大青来源为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大青木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

  • 亚泵礴

    药材名称亚泵礴拼音Yà Bènɡ Bó别名咀签、下果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越南咀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uania leptostachya DC.var.tonkinensis P

  • 荡皮参

    药材名称荡皮参拼音Dànɡ Pí Shēn别名乌虫参、乌参、红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玉足海参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lothuria leucospilota(Brandt)[H.vag

  • 橘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叶药材名称橘叶拼音Jú Y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叶,随时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行气,解郁,

  • 猪蹄

    《中药大辞典》:猪蹄药材名称猪蹄拼音Zhū Tí别名猪四足(《本草经集庄》)。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咸,平。

  • 黑头草

    药材名称黑头草拼音Hēi Tóu Cǎo别名小毛叶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毛香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nanderiana(Hand.Mazz.)Hara[Plec

  • 苍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苍蝇草药材名称苍蝇草拼音Cānɡ Yinɡ Cǎo别名马鞭草来源豆科苍蝇草Indigofera hancockii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祛

  • 象皮木

    《中药大辞典》:象皮木药材名称象皮木拼音Xiànɡ Pí Mù别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瓜南木皮(《广西药植名录》),鸭脚树、大树将军、肥猪菜、灯台树

  • 泡囊草根

    药材名称泡囊草根拼音Pào Nánɡ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Physochlainae Physaloidis采收和储藏:秋和地上部分枯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