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沙芥

沙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芥

药材名称沙芥

拼音Shā Jiè

别名沙芥菜、山萝卜

来源十字花科沙芥Pugionium cornutum Gaertn ,以全草、根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西北。

性味全草:辛,温。

根:辛,凉。

功能主治全草:行气止痛,消食,解毒。主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用量1两,水煎服。

根:止咳,清肺热。蒙医用根配其它药治气管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沙芥

药材名称沙芥

拼音Shā Jiè

别名沙萝卜、沙白菜(《内蒙古中草药》),色拉格老(蒙名)。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沙芥菜全草。夏、秋采,切段,阴干或放入开水内微烫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多汁液。根深长。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基生叶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不规则,先端尖;茎生叶倒披针形或线形,全缘或有波状齿。总状花序组成圆锥形;花白色或淡黄色;萼片4,倒披针形;花瓣4,线状披针形;雄蕊6,4强。角果卵圆形,不开裂,两侧上方有2个短剑状的长翅,角果上还有多数细长渐尖的附属物,翅长4~5厘米,宽2~3.5毫米。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于沙丘间和半固定沙丘上。分布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内蒙古中草药》:"行气,止痛,消食,解毒。治消化不良,胸胁胀满,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研末,1~1.5钱

复方①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鲜沙芥二两(干品一两),水煎服,一日二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②治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沙芥菜、葶苈子、山川柳、诃子、山野豌豆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日二至三次,每次-钱至一钱五分,煎汤服。(《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沙芥

药材名称沙芥

拼音Shā Jiè

英文名Herb of Cornuted Pugionium

别名沙萝卜、沙白菜、沙芥菜、山萝沙卜。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蒙医用沙芥根配其他药治气管炎。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沙芥、斧翅少芥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Bunias cornuta L.]2.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阴干。或放入开水内微烫后,晒干。

原形态l.沙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0.5-2m。根肉质,圆柱形,粗壮。茎直立,多分枝,光滑无毛,微具纵棱。叶肉质,基生叶莲座状,具长柄;叶片羽状全裂,长10-25。,宽3-4.5cm,有裂片3-6对;茎生叶羽状全裂,但较小,裂片少,常呈条状披外形,茎上部叶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长2-3cm,宽2-3mm。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多数,在茎的上端组成圆锥状;萼片4,外侧2枚呈倒披针形,内侧2枚则呈长椭圆形。花瓣4,黄色,条形或披针状条形,长约15mm,先端渐尖;雄蕊6,一个长雄蕊与邻近的一个短雄蕊合生达顶端,其他雄蕊离生;雌蕊1,无花往,柱头具长乳头状突起。短角果,革质,横卵形,长约1.5cm,采瓣表面具突起网纹,两侧各具1枚披针形翅,对称,长4-5cm,宽3-5mm,上举起成钝角,有4个或更多的角状刺。花期6-7月,果期8-9月。

2.斧翅沙芥 一年牛草本,高60-100cm。全株无毛。茎直立,多数缠结成球形,直径50-100cm。茎下部叶二回羽状全裂至深裂,长7-12cm,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5cm,先端急尖;茎中部叶一回羽状全裂,长5-12cm,裂片5-7窄线形,长l-4cm,宽l-3mm,边缘稍内卷,下部叶及中部叶在花期枯萎;茎上部叶丝状线形,长3-5cm,宽约1mm,全缘,稍内卷,无柄。总状花序顶生,有时成圆锥花序;萼片4,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6mm;花瓣浅紫色,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15mm,上部内弯,雄蕊6;雌蕊1,与沙芥相同。短角果近扁椭圆形,连翅长3-5cm,宽4-8mm,两侧的翅长l-2cm,宽6-10mm,两侧翅大小不等,先端会数个不整齐圆齿或尖齿,心室两面有齿状突起,并有数个长短不等的刺。花、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系沙漠植物,生于草原地区的沙地或半固定与流动的沙丘上。

2.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沙芥菜 全草缠绕成团。根呈长圆柱形,黄棕色。茎多分枝,表面黄绿色,微具纵棱。基生叶较大,具长柄,完整的叶片长10-25cm,宽3-4cm,羽状全裂,先端裂片较大,全缘或1-2齿,侧裂片长圆形,具2-3齿;茎生叶较小,羽状全裂,茎上部叶呈条状披针形。总状花序。短角果横肾形,两侧具2枚细剑状翅,上翘起成钝角状;果皮革质,不易开裂,表面具网纹和6-8尖刺,种子长圆形,长约1mm,黄棕色,富油性。具辛辣味。

(2)斧翅沙芥 根圆柱形。茎细长多分枝,常缠绕成团。叶多卷缩破碎,完整的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深裂至全裂,茎中部叶为一回现状全裂,易脱落,茎上部叶线形,全缘,叶片质稍厚。短角果椭圆形而扁,两侧具扁而宽的不等长的膜质翅,翅长l-2cm,宽6-10mm,可见平行脉纹,翅先端具不整齐齿,果皮表面具齿状突起和数枚长短不等的细刺。种子1粒,扁卵形,直径约1cm,富油性。具辛辣味。

性味辛;温

归经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消食;解毒。主胸胁胀满;消化不良;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g,鲜品60g;研末,3-5g。

各家论述《内蒙古中草药》:行气,止痛,消食,解毒,治消化不良,胸胁胀满,食物中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花椒根

    药材名称野花椒根拼音Yě Huā Jiāo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花椒叶"条。功能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

  • 苦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菜药材名称苦菜拼音Kǔ Cài别名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 (Thunb

  • 鸡肝

    《中药大辞典》:鸡肝药材名称鸡肝拼音Jī Gān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5克,蛋白质18.2克,脂肪3.4克,碳水化物2克,灰分1.4克,钙21毫克,磷260

  • 冰糖

    《中药大辞典》:冰糖药材名称冰糖拼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归经入脾、肺二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

  • 红苕母子

    药材名称红苕母子拼音Hónɡ Tiáo Mǔ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番薯"条。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

  • 光叶石楠

    药材名称光叶石楠拼音Guānɡ Yè Shí Nán别名千年红、石眼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 (Thunb.)Maxim.采收和储藏

  • 马桑根

    《中药大辞典》:马桑根药材名称马桑根拼音Mǎ Sānɡ Gēn别名乌龙须((草木便方》)出处《草木便方》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根,冬季采掘。生境分部产陕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性状干燥根肥大粗糙,附有

  • 肉连环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连环药材名称肉连环别名九子连环草、竹叶石风丹来源兰科虾脊兰属植物三褶虾脊兰Calanthe tricarinata Lindl.,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辛、甘,温。功

  • 臭矢菜

    药材名称臭矢菜别名羊角草、黄花菜、野油菜来源白花菜科臭矢菜Cleome vircos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去腐

  • 茱卷皮

    药材名称茱卷皮拼音Zhū Juǎ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落叶桢楠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4月中、下旬剥取树干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