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毛野丁香叶

毛野丁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野丁香叶

药材名称毛野丁香叶

拼音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

别名石楠叶[云南昆明]

来源茜草毛野丁香叶Leptodermis pilosa (Franch.)Diels,以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云南。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毛野丁香叶

药材名称毛野丁香叶

拼音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

别名石楠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茜草科植物毛野丁香。秋季采收。

原形态小灌木,高约30厘米,揉之有臭气。茎直立,有棱,并被有浅棕色粗毛,上部略方,下部叶脱落后留有大形托叶。单叶对生,菱状卵形,长21~27毫米,宽8~10毫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仅中脉明显,两面均被浅棕色毛茸;叶柄较短,长约3毫米;基托叶2枚,长约4毫米,先端钻形.花束集生枝顶,每束有花3朵簇生,基部有披针形苞片,先端钻形;花浅红紫色,密被租毛,花冠管细长,狭漏斗状,先端5浅裂,基部有膜质苞片。蒴果狭长,倒卵形,长约10毫米,浅棕色,被有白色粗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治头痛,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头痛:石楠叶、水朝阳,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毛野丁香叶

药材名称毛野丁香叶

拼音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Pilose Leptodermis

别名石楠叶、野丁香、苦丁香丁香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毛野丁香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dermis pilosa (Franch.) Diels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毛野丁香,小灌木,高约30cm,揉之有臭气。茎直立,有棱,并被有浅棕色粗毛,上部略方,下部叶脱落后留有大形托叶。叶对生;叶柄长约3mm;托叶2枚,长约4mm,先端钻形;叶片菱状卵形,长21-27mm,宽8-10m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浅棕色毛。花常3朵成束簇生于枝顶;基部有披针形苞片;花浅红紫色,密被粗毛;花冠简细长,狭漏斗状,先端5浅裂,基部有膜质苞片。蒴果狭长,倒卵形,长约10mm,浅棕色,被白色粗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 叶皱缩,菱状卵形,长21-27mm,宽8-10m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浅棕色毛茸。叶柄校短,长约3mm。气微,味苦。

性味苦;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头痛;风湿性关节痛;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防己

    《中国药典》:防己药材名称防己拼音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

  • 牛至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至药材名称牛至拼音Niú Zhì别名土香薷[贵州]、白花茵陈[江西、云南]、五香草、暑草、琦香、满坡香、满山香[云南]、小甜草来源为唇形科牛至属牛至Origa

  • 大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夜关门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拼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羊蹄风、猪腰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多脉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根和叶入药。秋季

  • 鸱头

    《中药大辞典》:鸱头药材名称鸱头拼音Chī Tóu别名鹦头(《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

  • 藜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藜芦药材名称藜芦拼音Lí Lú别名黑藜芦、山葱、大叶藜芦、棕包头、人头发、七厘丹来源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以根部或带根全草入

  • 蒲黄滓

    药材名称蒲黄滓拼音Pú Huánɡ Zǐ别名蒲萼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功能主治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用法用量内服:作散剂,每服1~2钱。摘

  • 紫芋

    药材名称紫芋拼音Zǐ Yù别名水芋、野芋子、东南芋、老虎广菜出处《新修本草》载:“芋有6种……白芋、真芋、禅芋、紫芋,并毒少,正可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这里所称的

  • 鯮鱼

    《中药大辞典》:鯮鱼药材名称鯮鱼拼音Zōnɡ Yú别名鯼鱼(《纲目》),尖头鳡(《鱼类分类学》)。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原形态体甚长,略侧扁,腹部圆。头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

  • 西藏羊耳兰

    药材名称西藏羊耳兰来源兰科西藏羊耳兰Liparis tschancii Schelecht.,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微酸涩,有腥臭。功能主治活血,止血。主治崩漏,月经过多。用法用量1~3钱。

  • 山麻黄

    《中药大辞典》:山麻黄药材名称山麻黄拼音Shān Má Huánɡ别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