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蜂斗草

毛蜂斗草

药材名称毛蜂斗草

拼音Máo Fēnɡ Dòu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蜂斗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cantonensis Stapf var.strigosa C.Che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草本或亚灌木,高20-50cm。茎钝四棱形,密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5-18mm,密被长粗毛及柔毛;叶片纸质或近膜质,披针状长圆形或近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钝,长3-5.5cm,宽1.3-2.5cm,边缘具细锯齿,齿尖具刺毛,叶面无毛或被星散的紧贴短刺毛,中脉微凹,背面有时紫红色,叶脉隆起,侧脉通常2对,其中1对基出。蝎尾状聚伞花序或二歧聚伞花序,顶生,密被长柔毛,有花3-7朵;总梗长1.5-3cm;苞片极小,早落;花萼钟状管形,长约5mm;花瓣粉红色,长圆形,长约4mm,外面仅中脉被柔毛;雄蕊3,等长,常偏向一侧;子房瓶形,先端具膜质冠,具3个缺刻。蒴果倒圆锥形,略具3棱,长5-7mm,直径4-5mm,3纵裂,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无毛,具6脉。花期6-7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190m的密林下、潮湿的地方或林内较干燥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主热痢;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鸐雉

    药材名称鸐雉拼音Dí Zhì英文名Long-tailed Pheasant别名翟、山雉、翟鸡、山鸡、鸐鸟出处出自《食疗本草》。《纲目》:翟,美羽貌。雉居原野,翟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为鹅。山鸡有四种,

  • 秋牡丹根

    药材名称秋牡丹根拼音Qiū Mǔ Dān Gēn别名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秋牡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var.japonoica(Thunb

  • 夏枯草露

    药材名称夏枯草露拼音Xià Kū Cǎo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水。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夏枯草"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文鳐鱼

    《中药大辞典》:文鳐鱼药材名称文鳐鱼拼音Wén Yáo Yú别名鳐(《吕氏春秋》),飞鱼(《本草拾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飞鱼科动物燕鳐鱼的肉。原形态体略呈长椭圆形

  • 白栎蔀

    《中药大辞典》:白栎蔀药材名称白栎蔀拼音Bái Lì B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原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栭栎、柞子柴

  • 萝卜防己

    药材名称萝卜防己别名土木香[云南思茅]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思茅马兜铃Aristolochia szemaoense C. Y. Wu, mss.,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

  • 蓍实

    《中药大辞典》:蓍实药材名称蓍实拼音Shī Shí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蓍的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性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酸

  • 糠油

    药材名称糠油拼音Kānɡ Yóu出处《验方新编》来源为从米皮糠中提取的脂肪油。制法用大碗一只,以纸紧糊碗口(纸上用针刺若干细孔),上堆细米糠成尖塔状,引火缓缓燃烧米糠,烧至离纸三分许时(不可

  • 水龙

    药材名称水龙拼音Shuǐ Lónɡ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 repp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淡,凉。功能主

  • 紫筒草根

    药材名称紫筒草根拼音Zǐ Tǒnɡ Cǎo Gēn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毛草"条。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止咳。治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