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毛梾枝叶

毛梾枝叶

《中药大辞典》:毛梾枝叶

药材名称毛梾枝叶

拼音Máo Lái Zhī Yè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毛梾枝叶

原形态毛梾,又名:红零子、红梗山茱萸、癞树、八树。

落叶乔木,高达12米。小枝幼时被毛。叶对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略具紧贴细毛,下面密生柔毛。伞房状聚伞花序,具紧贴短柔毛,花梗长1.5~3厘米;萼片4,甚小,三角形;花瓣4;雄蕊4,较短;子房2室,花柱棒形,约与柱头等长。核果圆形,直径5毫米,黑色;种子小,棕褐色。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向阳山坡。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治漆疮。果实亦可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毛梾枝叶

药材名称毛梾枝叶

拼音Máo Lái Zhī Yè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Walter Dogwood

别名癞树叶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walteri (Wanger.) Sojak [Cornus walteri Wanger.]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枝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14m。树皮黑灰色,纵裂成长条,或横裂成块状;幼枝对生,略有棱角,密被贴生灰白色短柔毛,后则无毛。叶对生;叶柄常达3cm;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4-10cm,宽2.7-4.4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具贴伏的柔毛,下面密生贴伏的短柔毛,淡绿色;侧脉4-5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长约5cm,宽7-9cm;花白色,直径1.2cm;花萼裂片4,长圆披针形;雄蕊4,稍长于花瓣,花丝线形,花淡黄色,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密被灰色短柔毛,花柱棍棒形,柱头头状。核果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约6mm。花期5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300m的杂木林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种子含油35.7%。

功能主治解毒敛疮。主漆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涂;或煎汤洗;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瓜果

    《中药大辞典》:地瓜果药材名称地瓜果拼音Dì Guā Guǒ别名地郎果(《贵州民间药物》),地枇杷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果实。夏季采取尚未成熟的果实,晒

  • 兔肉

    《中药大辞典》:兔肉药材名称兔肉拼音T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占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原形态①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猫。体形中等,长约45厘米,尾

  • 大酸浆草

    药材名称大酸浆草拼音Dà Suān Jiānɡ Cǎo别名大酸酸、草麻黄、土麻黄、土大黄、川滇酸模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酸模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hastatus D. D

  • 新木橿子

    药材名称新木橿子拼音Xīn Mù Jiānɡ Zǐ别名三苍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榧子的根或树皮。原形态金毛新木橿子,又名:新木橿。常绿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

  • 小被单草

    药材名称小被单草拼音Xiǎo Bèi Dān Cǎo别名太极草、狗夺子(《滇南本草》),水筋骨、高果果鸟、称筋散(《云南中草药》),小九股牛、大被单草、大鹅肠菜(《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

  • 山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石榴药材名称山石榴别名猪肚簕、假石榴、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簕牯树来源茜草科山石榴Randia spinosa (Thunb.) Poir.[R. dumetorum La

  • 山矾花

    《中药大辞典》:山矾花药材名称山矾花拼音Shān Fán Huā出处《江西草药》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花。性味性平,味苦辛。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复方治咳嗽、胸闷:山矾花三钱,陈皮二钱,菊花一钱。

  • 蝙蝠

    《中药大辞典》:蝙蝠药材名称蝙蝠拼音Biān Fú别名服翼(《尔雅》),天鼠、伏翼(《本经》),飞鼠、老鼠、蟙蟔(《方言》),仙鼠(《尔雅》郭璞注),夜燕(《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蝙蝠科

  • 多苞糙苏

    药材名称多苞糙苏别名野苏子、香苏、豯莶草[云南]来源唇形科多苞糙苏Phlomis bracteosa Royle,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半身不遂,口眼歪

  • 燕窠土

    药材名称燕窠土拼音Yàn Kē Tǔ别名胡燕窠内土(《本草拾遗》),燕窠泥(《救急方》),燕窝泥、燕子泥(《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泥巢。原形态动物形态参见&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