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樱桃

樱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

药材名称樱桃

拼音Yīnɡ Táo

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

性味核:辛,平。

叶:甘,平。

功能主治核:清热透疹。用于麻疹不透。

叶:透疹、解毒。用于麻疹不透;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核1~3钱;叶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山樱桃(山豆子)Prunus tomentosa Thunb.与樱桃近似,果核亦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樱桃

药材名称樱桃

拼音Yīnɡ Táo

别名含桃(《礼记》),荆桃(《尔雅》),朱樱(《蜀都赋》),朱果(《品汇精要》),樱珠、家樱桃(《中国树木分类学》)。

出处《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果实。初夏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米。树皮灰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白色短毛。叶互生;叶柄长5~8毫米,被短毛;托叶2枚,通常2~4裂;叶片广卵圆形、倒广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重锯齿,齿端有腺点,上面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绿色,脉上被有短毛,基部通常有2腺体。花先叶开放,2~6朵簇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基部有具腺齿的小苞片,总苞早落;花白色,直径约2厘米;萼筒绿色,广倒圆锥形,先端5裂;花瓣5,卵形至圆形,先端微凹缺;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平滑无毛。核果近圆球形,直径约1.3厘米,成熟时鲜红色,有长柄,内含种子1枚。花期3~4月。果期5月。

本植物的根(樱桃根)、枝(樱桃枝)、叶(樱桃叶)、果核(樱桃核)及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的液汁(樱桃水)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栽培于庭园或农圃。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氰甙,水解产生氢氰酸。树皮中得芫花素、樱花素和一种甾体化合物。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

②《食性本草》:"平,无毒。"

③《纲目》:"甘涩,热,无毒。"

功能主治益气,祛风湿。洽瘫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冻疮。

①《别录》:"主调中,益脾气。"

②《滇南本草》:"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③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血热,补血补肾,预防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斤;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或捣敷。

注意①孟诜:"不可多食,令人发暗风。"

②《日华子本草》:"多食令人吐。"

③《本草图经》:"虽多食无损,但发虚热耳。"

④《日用本草》:"特性虚火,能发虚热咳嗽之疾,小儿尤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樱桃

药材名称樱桃

拼音Yīnɡ Táo

英文名fruit of Falsesour Cherry

别名含桃、荆桃、山朱樱、朱果、樱珠、家樱桃、楔、楔桃、朱樱、朱桃、麦英、朱茱、麦甘酣、牛桃、英桃、朱樱桃、樱、李桃、奈桃、紫樱、樱珠、蜡樱、紫桃、莺桃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樱桃,洛中、南都者最胜。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正黄明者,谓之蜡樱,极大者有若弹丸,核细而肉厚,尤难得也。

2.《本草衍义》:今西洛一种紫樱,至熟时正紫色,皮里间有细碎黄点,此最珍也。

3.《纲目》:林洪《山家清供》云,樱桃经雨则虫自内生,人莫之见,用水浸良久,则虫皆出,乃可食也。试之果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G.Don[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

采收和储藏:早熟品种,一般5月中旬采收,中晚熟品种也随后可陆续采收。

原形态樱桃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m。树皮灰白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7-1.5cm,被疏柔毛,先端有1或2个大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早落;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上面暗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或脉间有稀疏柔毛;花两性,花序伞房状或近伞形;有花3-6朵,先叶开放;花梗长8-19mm,被疏柔毛;萼筒钟状,外被疏柔毛;萼片5,三角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花瓣5,白色,卵圆形,先端下凹或二裂;雄蕊30-35,栽培者可达50枚;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雌蕊1,子房下位。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9-13mm,种子1颗,包围于黄白色木质内果皮中。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600m 的山坡向阳处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及辽宁、河北、甘肃、陕西、湖北、四川、广西、山西、河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壤土、粘土或砂土都能生长,尤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 用分蘖或种子繁殖均可。

田间管理 修剪只需去枯死枝、病虫枝及密集枝和适当回缩更新即可。花前灌1次透水和施适量的氮磷肥,有助于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为丰产奠定基础。

病虫害防治 4-5月易发生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虫害,应喷洒相应的杀虫剂防治,并将园内杂草除净。秋季易发生舟型 毛虫食叶,应喷洒相应的杀虫剂。

化学成分1.种子含氰甙,水解产生氢氰酸。

2.树皮中得芫花素(Genkwanin)、樱花素(Sakuranetin)和一种甾体化合物。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益肾。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腰腿疼痛,四肢不仁,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50g;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或捣敷。

注意1.孟诜:不可多食,令人发暗风。

2.《日华子本草》:多食令人吐。

3.《本草图经》:虽多(食)无损,但发虚热耳。

4.《日用本草》:其性属火,能发虚热喘嗽之疾。

各家论述1.《别录》:主调中,益脾气。

2.《滇南本草》: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3.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血热,补血补肾,预防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柳叶剑蕨

    药材名称柳叶剑蕨拼音Liǔ Yè Jiàn Jué别名肺痨草、石虎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柳叶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salicifol

  • 闹狗药

    《中药大辞典》:闹狗药药材名称闹狗药拼音Nào Gǒu Yào别名小鸡骨常山、见血飞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小鸡骨常山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小鸡骨常山,又名:阿斯木、

  • 茨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茨菇草药材名称茨菇草拼音Cí Gū Cǎo别名催生草、灵芝草、箭叶大油芒来源禾本科茨菇草Spodiopogon sagittifolius Rendle,以全草入药。生境

  • 白枪杆根

    药材名称白枪杆根拼音Bái Qiānɡ Gǎ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

  • 南天竹

    药材名称南天竹拼音Nán Tiān Zhú别名白天竹、天竹子、天竹、南天烛、山黄芩、钻石黄来源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以根、茎及果

  • 碱地马蔺

    药材名称碱地马蔺别名新疆马蔺子来源鸢尾科碱地马蔺Iris halophila Pall.,以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急性咽炎:种子(或根),升麻、牛蒡

  • 一支箭

    《中药大辞典》:一支箭药材名称一支箭拼音Yì Zhī Jiàn别名青藤(《分类草药性》),蛇咬子(《四川中药志》)。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或狭叶瓶尔小草等的带根

  • 光果南蛇藤

    药材名称光果南蛇藤拼音Guānɡ Guǒ Nán Shé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光果南蛇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punctatus Thunb.[Celastru

  • 红陈艾

    药材名称红陈艾别名狭叶艾、水蒿、刘寄奴[四川]来源菊科艾属植物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以全草入药。秋季采,多鲜用。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用于

  • 山油柑叶

    《中药大辞典》:山油柑叶药材名称山油柑叶拼音Shān Yóu Gān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叶片,全年可采,洗净切片,半晒干或阴干。性味广州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