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槟榔花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

药材名称槟榔花

拼音Bīnɡ Lɑnɡ Huā

出处《中药志》

来源棕榈科植物槟榔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

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功能主治①《中药志》:"为芳香健胃、清凉止渴药。"

②《广东中药》:"与猪肉煲汤,治疗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槟榔花

药材名称槟榔花

拼音Bīnɡ Lɑnɡ Huā

英文名Areca flower

出处出自《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ca catechu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槟榔,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 ,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萼片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梗,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萼片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每年开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马来西亚。

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性味味淡;性凉

归经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胃;止渴;止咳。主口渴;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炖肉。

各家论述1.《中药志》:为芳香健胃、清凉止渴药。

2.《广东中药》:与猪肉煲汤,治疗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佛指甲

    《中药大辞典》:佛指甲药材名称佛指甲拼音Fó Zhī Jiɑ别名瓦松(《滇南本草》),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

  • 肥猪草

    药材名称肥猪草拼音Féi Zhū Cǎo英文名Fragrant Bulbophyllum别名芳香石豆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香石豆兰的全草。拉丁

  • 十两叶

    药材名称十两叶拼音Shí Liǎnɡ Yè别名沙达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苞叶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ydaia rubrinervis(Levl.)C.Y.Wu exY.L.Che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药材名称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

  • 黄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香药材名称黄花香别名打烂碗花、黄香棵、小黄花、过路黄、大花金丝梅来源金丝桃科黄花香Hypericum patulum Thunb. var. henryi Veitch,以根、

  • 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蜀葵花药材名称蜀葵花拼音Shǔ Kuí Huā别名侧金盏(《尔雅翼》),棋盘花(《分类草药性》),蜀其花(《本草推陈》),水芙蓉(《湖南药物志》),栽秧花(《贵州草药》),镲

  • 穿石藤

    药材名称穿石藤拼音Chuān Shí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凹脉马兜铃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impressinervis C.F.Liang采收和储藏:夏

  • 香柏

    药材名称香柏拼音Xiānɡ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雪松的叶、木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drus deodara(Roxb.)G.Don[Pinusdeodara Roxb.]采收和储藏:叶

  • 禾叶墨斛

    《中药大辞典》:禾叶墨斛药材名称禾叶墨斛拼音Hé Yè Mò Hú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禾叶墨斛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草本,丛生,高15~2

  • 扭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子菜药材名称扭子菜拼音Niǔ Zǐ Cài来源桔梗科扭子菜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Hand.-Mazz. et Nannf.,以全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