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日中花

日中花

药材名称日中花

拼音Rì Zhōnɡ Huā

别名还魂草、午时草、嘴草、禾雀舌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毛马齿苋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laca pilos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很及杂质,洗净,略蒸或烫后晒干。

原形态直立或披散、分枝草本,高10-30cm。茎肉质。叶互生,近圆柱状线形,长1-2cm,叶腋内被长疏柔毛。花小,无梗,为6-9片轮生叶包围;萼片长圆形,渐尖或急尖,红色或淡红色;雄蕊20-25。蒴果卵形,蜡黄色,有光泽,盖裂。种子小,黑色,表面有小瘤状体。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边沙地上,性耐旱,喜阳光。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双萜类的主要成分:毛马齿苋萜酮(pilosanone)A及B。花瓣含甜菜素(betanidin),甜菜甙(be-tanin),异甜菜素(isobetanidin),异甜菜甙(isobetanin),梨果仙人掌黄质(indicaxanthin),仙人掌黄质(vulgaxanthin)Ⅰ及Ⅱ,多巴黄质(dopaxanthin),紫茉莉黄质(miraxanthin),甜菜醛氨酸(be-talamic acid)等。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绿豆芽

    《中药大辞典》:绿豆芽药材名称绿豆芽拼音Lǜ Dòu Yá别名豆芽菜(《本草汇言》)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性味甘,寒。①《纲目》:"甘,

  • 麻黄根

    《中国药典》:麻黄根药材名称麻黄根拼音Má Huánɡ Gēn英文名RADIX EPHEDRAE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中麻黄Ephe

  • 龙爪树

    药材名称龙爪树拼音Lónɡ Zhǎo Shù别名鳊鹅掌柴、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西南鹅掌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扁盘鹅掌柴的叶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khasiana(

  • 紫薇花

    《中药大辞典》:紫薇花药材名称紫薇花拼音Zǐ Wēi Huā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

  • 苏铁花

    药材名称苏铁花拼音Sū Tiě Huā别名凤尾蕉花、铁树花、梭罗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大孢子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evolut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鲜

  • 假酸浆花

    药材名称假酸浆花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Huā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花。夏季采收。功能主治祛风,消炎。治鼻渊。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腐巴

    《中药大辞典》:腐巴药材名称腐巴拼音Fǔ Bā别名锅炙(《药性考》),豆腐锅巴(《慈航活人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煮豆浆时锅底所结之焦巴。功能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①《药

  • 鲫鱼骨

    《中药大辞典》:鲫鱼骨药材名称鲫鱼骨拼音Jì Yú G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骨。功能主治《食疗本草》:"烧为灰,敷匿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

  • 老枪谷叶

    药材名称老枪谷叶拼音Lǎo Qiānɡ Gǔ Yè别名尾穗苋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四棱通

    药材名称四棱通别名钩藤、双钩藤、大通气、倒挂金钩、越南钩藤来源茜草科四棱通Uncaria tonkinensis Havi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镇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