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斩妖剑

斩妖剑

药材名称斩妖剑

拼音Zhǎn Yāo Jiàn

别名真武剑、大石韦、老鹰七、大瓦韦、凤子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狭基巢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ttopteris antrophyoides(Christ)Ching[Asplenium antrophyoide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50-70cm。根茎短而直立,顶端与叶柄基部密被黑棕色、阔披针形鳞片,先端长渐尖,全缘。叶簇生,辐射状生于根茎顶部,中空如鸟巢。叶柄极短或近于无柄,禾秆色,干后下面隆起为半圆形,上面有阔沟,基部两侧有狭翅;叶片厚纸质,两面无毛,带状披针形至带状倒披针形,长40-70cm,中部最宽处为5.5-6.5cm,先端锐尖呈短尾状,从中部向下逐渐变狭而长下延,全缘,有软骨质的边;中脉两面隆起,上面在中部以下有阔沟,侧脉通常分叉,斜向上,小脉先端和1条波状边脉相连。孢子囊群线形,长1.5-2.5cm,背生于小脉中部以上的上侧边,自小脉基部以上外侧达离叶边2/3,彼此接近,叶片中部以下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地林中树干或石灰岩峭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主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风湿痹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柴胡叶链荚豆

    药材名称柴胡叶链荚豆拼音Chái Hú Yè Liàn Jiá Dòu英文名Bupleurum-leaf Alysicarpu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柴胡叶链荚豆的全

  • 紫地榆

    药材名称紫地榆拼音Zǐ Dì Yú别名隔山消、赤地榆来源牻牛儿苗科老鹤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 Knuth [G. strigosum auct.

  • 针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针砂药材名称针砂拼音Zhēn Shā别名铁粉来源磨砺针时所得的细铁粉。生境分部全国各地针厂。化学成分含铁98%以上。炮制以火煅醋淬,研细入药。性味辛、酸,咸,平。功能主治除湿消积,

  • 碎骨仔树

    药材名称碎骨仔树拼音Suì Gǔ Zǎi Shù别名华青皮木、退骨王、香芙木、骨碎木、土续断来源药材基源:为铁青树科植物华南青皮木的根、树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oepfia chinens

  • 黄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花药材名称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出处《嘉佑木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

  • 沙旋复花

    《中药大辞典》:沙旋复花药材名称沙旋复花拼音Shā Xuán Fù Huā别名绞蛆爬(《内蒙古中草药》),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蒿、蓼子朴(《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阿拉

  • 刺苋菜

    药材名称刺苋菜拼音Cì Xiàn Cài别名刺苋、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以全草或根、茎、

  • 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药材名称过江龙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伸筋、木

  • 丽江黄芩

    药材名称丽江黄芩别名黄芩来源唇形科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安胎。更年期红崩:丽江黄芩(醋炒),为末,

  • 狗筋蔓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筋蔓药材名称狗筋蔓拼音Gǒu Jīn Màn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来源石竹科狗筋蔓属植物狗筋蔓Cucubalus bacci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