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藿香

岩藿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别名方茎犁头草犁头草

来源唇形科岩藿香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消肿,止咳。

风湿咳嗽:岩藿香、鱼腥草各5钱,水煎服。

跌打红肿:鲜品捣烂,包敷患处,并用1两加酒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拼音Yán Huò Xiānɡ

别名犁头草、方茎犁头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岩藿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岩藿香,多年生上升草本。根状茎横走,密生采根,节上生匍匐枝。茎高30-70cm,锐四棱形,被上曲微柔毛,棱上较密。茎叶具柄,柄长3-10mm;或片草质,卵圆形至卵圆状披针形,长1.5-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每侧具3-4个大牙齿,两面略被微柔毛。总状花序在茎中部以上叶腋内腑生,长(1-)2-9cm,向茎端渐变短;苞片均叶状,细小;小苞片条形;花萼长约2.5mm,果时长约2.5mm,果时长约4mm,盾片高约3mm,果时增大;花冠紫色,长棕达2.5cm,花冠筒基部膝曲,微囊状增大,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前方稍隆起。小坚果黑色,卵球形,具瘤,腹面基部有果脐。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30-1500(-2300)m的山坡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暑清热;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湿;风热咳嗽;风湿痹痛;痱子;跌打损伤;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辣辣菜

    药材名称辣辣菜拼音Là Là Cài别名腺茎独行菜、小辣辣、羊辣罐、辣麻麻、尿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LepidiumapetalumWilld.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pi

  • 三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别名三爪金、地蜘蛛(《贵州草药》),三片风、软梗蛇扭、三张叶、地风子、白里金梅、烂苦春、独立金蛋、三叶蛇子草、

  • 黑穗画眉草

    药材名称黑穗画眉草拼音Hēi Suì Huà Méi Cǎo别名露水草、万人羞来源禾本科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 Nees,以全草或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

  • 润肺草

    药材名称润肺草别名地饼、短梗藤来源萝藦科润肺草Brachystemma edule Coll. et Hemsl.,以块根入药。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芋实

    《中药大辞典》:野芋实药材名称野芋实拼音Yě Yù Shí别名痕芋头花仁(《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果实。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蒲州豉

    药材名称蒲州豉拼音Pú Zhōu Chǐ出处《本草拾遗》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②《纲目》:"咸,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qu

  • 药材名称芋拼音Yù别名芋头来源天南星科芋Colocasia esculenta (L.)Schott,以块茎、叶及叶柄、花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栽培。性味块茎:辛,平。有小毒。茎、叶:辛,平

  • 金果榄

    《中国药典》:金果榄药材名称金果榄拼音Jīn Guǒ Lǎn英文名RADIX TINOSPORAE别名山慈菇[广东、广西]、金牛胆、地苦胆、金狮藤、九牛胆、九莲子、青牛胆、金线吊葫芦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

  • 姜花果实

    药材名称姜花果实拼音Jiānɡ Huā Guǒ Shí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剪下果穗,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