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山驴骨

山驴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驴骨

药材名称山驴骨

拼音Shān Lǘ Gǔ

别名山驴子骨、鬣羚、苏门羚

来源偶蹄目牛科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milneedwardsi David,以骨骼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性味辛、咸,温。

功能主治主治风湿,四肢酸痛,麻木不仁及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3~5钱,泡酒或炖汤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驴骨

药材名称山驴骨

拼音Shān Lǘ Gǔ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牛科动物鬣羚骨胳。猎得后,剥皮,取骨胳,剔尽残肉,挂通风处凉干。

原形态鬣羚,又名:驴羊(《广志》),山驴(《唐本草》),苏门羚、山羊、明鬃羊。

身长1.4~1.7米,尾长9~11厘米,肩高约1.1米;体重90~150公斤。形似小驴。耳狭长而钝尖。吻端裸露。具眶下腺。颈背有鬣毛。雌雄都有角,雄者较大,角长13~23厘米,基部粗而先端尖,除尖端外,均有狭窄的横棱,角质坚实,黑色。全身黑色稍带棕色,毛上段多黑色,毛根灰白色。耳廓内及下唇白色。尾尖黑色。一般个体的毛色变异很大。

栖于高山岩崖的地方。行动灵活,善于在高山裸岩活动。清晨觅食,喜食菌类。9~10月交配,怀孕期8个月,每胎产1仔。

生境分部分布甘肃、四川、云南、湖北、湖南、贵州、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产四川。

性状主要为四肢骨,骨长而粗壮,常带有蹄子。前后肢皆有3节组成,各节微弯曲。前肢上节与中节,各长约26厘米,下节较细短。后肢上节长约30厘米,中节长35厘米,下节亦较短小。外表灰白色,骨质不甚沉重。断面灰白,不透明,髓腔空虚,油质不重

性味《四川中药志》:"辛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四肢酸痛、麻木不仁及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注意《四川中药志》:"体实有热者慎用,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杜衡

    《中药大辞典》:杜衡药材名称杜衡拼音Dù Hénɡ别名怀、蘅薇香(《大戴札记》),牡、土卤(《尔稚》),楚蘅(《范子计然》),杜蘅(《广雅》),土杏(《博物志》),马蹄香((唐本草

  • 麻根

    《中药大辞典》:麻根药材名称麻根拼音Má Gēn别名麻青根(《药性论》)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根。功能主治去瘀,止血。治淋病,血崩,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跌打损伤。①陶弘景:

  • 单花金丝桃

    药材名称单花金丝桃拼音Dān Huā Jīn Sī Táo别名花生草、观音草、双筋草、刘寄奴。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瓣金丝桃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monanthemum

  • 驴骨

    《中药大辞典》:驴骨药材名称驴骨拼音Lǘ Gǔ出处孟洗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骨。功能主治①孟诜:"煮作汤,浴渍身,治历节风。"②《纲目》:"牝驴骨煮汁服,治多年消渴。&quo

  • 石鲫

    《中药大辞典》:石鲫药材名称石鲫拼音Shí Jì别名华鲸(《鱼类分类学》),老母猪鱼、山鲫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华鳈的肉。原形态体稍侧扁,腹

  • 节瓜

    药材名称节瓜拼音Jié G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节瓜的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为冬瓜的变种。茎略成方形,被黄褐色毛,卷须分枝。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片阔卵

  • 落地金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地金钱药材名称落地金钱拼音Luò Dì Jīn Qián别名丝线串铜钱、一朵芙蓉花、锦地罗来源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落地金钱Drosera burma

  •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寄生黄

    《中药大辞典》:寄生黄药材名称寄生黄拼音Jì Shēnɡ Huán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寄生肉质草本,无叶绿素,高5~15厘米。根

  • 土马鬃

    药材名称土马鬃拼音Tǔ Mǎ Zōnɡ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出处《嘉佑本草》载:“土马鬃;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雨则茂盛&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