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胡萝卜

山胡萝卜

药材名称山胡萝卜

拼音Shān Hú Luó Bo

别名胡芹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密花岩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banotis condensata(L.) Crantz.[Athamanta condensat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未开花前采挖,去掉地上部分,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90cm。根茎粗,密覆棕以枯鞘纤维,根圆柱形;茎通常单一,空管状,有条棱和浅纵沟纹,无毛;基生叶有柄,柄长3-12cm,基部有膜质叶鞘;叶片轮廓长圆形,长5-22cm,宽2-8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第一回羽片无柄,卵形,第二回羽片无柄,长圆形或卵形,末回裂片线形,叶轴及两面叶脉上有短硬毛,边缘具长硬毛。复伞形花序顶生,通常不分枝,花序梗顶部密被糙毛;总苞片6-10,线形,边缘白色,有毛;伞辐15-25,粗壮,稍不等长;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柄一等长;小总苞片比花柄长,有长柔毛;花瓣白色,先端小舌片内曲,花柱稍叉形,果成增长,花柱基黑紫色;萼齿钻形。分生果椭圆形,密被长柔毛,背棱稍突起,侧棱呈狭翅状;每棱槽内油管2-4,合生面油管4。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400m的山坡草地、路旁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新疆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呈圆柱形,粗大。表面褐色,顶端密被棕色枯鞘纤维,大部可见支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辛而苦。

化学成分根含北美芹紊(pteryxin),欧前胡精(ostru-thin)。全草含2%挥发油。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胞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田七

    《中药大辞典》:土田七药材名称土田七拼音Tǔ Tián Qī别名姜三七、竹叶三七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块茎。秋、冬、春采挖根茎,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川麻黄

    药材名称川麻黄来源麻黄科川麻黄Ephedra minuta Flor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寒发汗,平喘利尿,散瞳升压。主治感冒无汗,头痛身痛,麻疹水肿。用法用量0.5~

  • 多穗蓼

    《中药大辞典》:多穗蓼药材名称多穗蓼拼音Duō Suì Liǎo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6~10月采收。原形态草本,高100~1

  • 紫花鱼灯草

    《中药大辞典》:紫花鱼灯草药材名称紫花鱼灯草拼音Zǐ Huā Yú Dēnɡ Cǎo别名断肠草(《草木便方》),羊不吃(《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刻叶紫

  • 剪刀草

    《中药大辞典》:剪刀草药材名称剪刀草拼音Jiǎn Dāo Cǎo别名塔花(《植物学大辞典》),玉如意(《苏州本产药材》),山薄荷、土薄荷(《泉州青草药》),野薄荷(《泉州本草》),野仙人草、小叶仙人草

  • 苏铁蕨

    药材名称苏铁蕨拼音Sū Tiě Jué别名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苏铁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inea insignis(Hook.)J.Smith[Boweringia insi

  • 猕猴桃枝叶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枝叶药材名称猕猴桃枝叶拼音Mí Hóu Táo Zhī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枝叶。化学成分参见"猕猴桃

  • 黄斑龙胆

    药材名称黄斑龙胆拼音Huánɡ Bān Lónɡ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黄花龙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rana flavo-maculata Hayata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滇南美登木

    药材名称滇南美登木拼音Diān Nán Měi Dēnɡ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滇南美登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austroyunnanensis S.J.Pei et

  • 粉团花

    药材名称粉团花拼音Fěn Tuán Huā别名绣球(《鲜芳谱》),玉粉团(《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花。原形态①圆锥绣球,又名:水亚木、圆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