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槟榔

山槟榔

《中药大辞典》:山槟榔

药材名称山槟榔

拼音Shān Bīnɡ Lɑnɡ

别名山萝卜、化积药(《云南中草药》),地葫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鸡脚参。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粗壮,外皮黄褐色,须根多数。茎直立,黄褐色,被长柔毛及混生的具腺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13厘米,宽2.2~6.5厘米,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齿,两面均被柔毛。轮伞花序有花6朵,排列成单一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小,卵圆形,长4~5毫米;花萼紫红色,宽筒状,长7~8毫米,上唇大,圆形,边缘下延,下唇4齿分离;花冠浅红色至紫色,长1.8~1.9厘米,花冠简直,上唇4浅裂,下唇全缘,内凹;雄蕊4,2长2短;花柱顶端棒状。小坚果球形。

生境分部生于旷野、山地林下或草坡上。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辛甘,平。"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祛风除湿,镇痛化积,接骨生肌。治脉管炎,食积,蛔虫病,骨折,风湿痛。"

②《贵州药植目录》:"清肺润燥,益阴敛汗。治虚弱头晕,虚汗,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包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槟榔

药材名称山槟榔

拼音Shān Bīnɡ Lɑnɡ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Javatea

别名山萝卜、化积药、地葫芦、土地黄、化虫消、红根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鸡脚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Diels) Hand.- Mazz.[Coleus wulfenioides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镁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粗大,木质。茎直立,基部分枝,钝四棱形,被长柔毛及腺短柔毛。叶基生或1-2对茎生;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4.5-13cm,宽2.2-6.5cm,先端钝或圆,基部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近基部几全缘,两面被疏柔毛,上面具腺点。轮伞花序6朵花,彼此分离,排列成间断的总状花序;苞片小,卵圆形,长4-5mm,下面被疏柔毛,具缘毛;花萼紫红色,宽筒状,长7-8m,外用被疏长柔毛,上唇宽大,扁圆形,下唇具4齿,前2齿略长,齿端具芒尖,边缘具小缘毛,果时花萼增大,上唇外反;花冠浅红至紫色,长1。8-1。9cm,外面被疏短柔毛,上唇4裂,下唇全缘;雄蕊4,前对稍长,内藏,花丝分离,花药汇合成1室;子房4裂,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柱头头状,微凹;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球形,浅褐色,具小疣突。花期3-10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900m的疏林下或草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醅、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中部及西北部。

化学成分性状鉴别 根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有分枝,长5-10cm,直径0.5-0.8cm,表面棕褐色,具纵纹。质坚硬,断面黄色,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络;杀虫消积。主风湿痹痛;淋证;水肿;跌打损伤;骨折;食积腹胀;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祛风除湿,镇痛化积,接骨生肌。治脉管炎,食积,蛔虫病,骨折,风湿痛。2.《贵州药植目录》:清肺润燥,益阴敛汗。治虚弱头晕,虚汗,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阔叶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阔叶十大功劳拼音Kuò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英文名Leatherleaf Mahonia Leaf别名土黄柏、土黄连、八角刺、

  • 黄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花药材名称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出处《嘉佑木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

  • 木槿

    药材名称木槿拼音Mù Jǐn别名榇、日及、朝开暮落花、藩篱草、花奴玉蒸性味甘、平、滑、无毒。功能主治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两,切细,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2、头面钱癣。用槿树皮研为

  • 番红花

    《中药大辞典》:番红花药材名称番红花拼音Fān Hónɡ Huā英文名Saffron别名西红花、藏红花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10~11月中下旬,晴天

  • 一把香

    药材名称一把香拼音Yì Bǎ Xiānɡ别名长花荛花、黄狗头、藤构、构构麻、糯叶叶、香构来源瑞香科一把香Wikstroemia dolichanth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

  • 苦夭

    药材名称苦夭拼音Kǔ Yāo别名钩夭(《尔雅》),苦板(《纲目》),轮蓟(《苏南种子植物》),狭叶蓟、牛刺犁、小样刺米草(《湖南药物志》),小蓟(《广西中草药》)。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菊科植物中国

  • 接筋草

    药材名称接筋草拼音Jiē Jīn Cǎo别名被单草、大鹅肠草、白老鸦肠、抽筋草、白筋骨草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S. vestita

  • 扭肚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肚藤药材名称扭肚藤拼音Niǔ Dù Ténɡ别名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

  •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药材名称刺楸树根拼音Cì Qiū Shù Gēn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

  • 七鳃鳗

    药材名称七鳃鳗拼音Qī Sāi Mán英文名lamprey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出处始载于《吉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pe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