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过江龙

小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小过江龙

药材名称小过江龙

拼音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

别名过山龙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茎伏地蔓生,多回分枝,各分枝基部生根,细小,纤弱。营养叶二形,草质,背腹各2列,腹叶(中叶)指向杖顶,长卵形,锐尖头或渐尖头,背叶(侧叶)向两侧平展,卵状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心形,边缘膜质,白色,多少有睫毛状齿。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渐尖头,边缘有微齿,孢子囊圆形。孢子二形。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石灰岩上或山地阴湿石上。分布山东、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湖南、陕西、河南、河北等地。

性味苦涩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每用1~3钱,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过江龙

药材名称小过江龙

拼音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

英文名Herb of David's Spikemoss

别名过山龙卷柏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小过江龙,水煎服可致腹泻。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davidii Franch.[S.gebauerian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蔓生卷柏,多年生草本。主茎伏地蔓生,多回分枝,各分枝基部生根,细小,纤弱。营养叶二形,草质,背腹各2列,腹叶(中叶)指向枝顶,长卵形,锐尖头或渐尖头,背叶(侧叶)向两侧平展,卵状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心形,边缘膜质,白色,多少有睫毛状齿。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渐尖头,边缘有微齿,孢子囊圆形。孢子二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石灰岩上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及山东、福建、广东、广西、湖南、陕西、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江西等地。

性味苦;微辛;温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主肝炎;腹泻;风湿性关节炎;烫伤;外伤出血;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泡酒,3-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吉龙草

    药材名称吉龙草拼音Jí L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Fragrant Elsholtzia别名暹罗香菜出处始载于《云南经济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吉龙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

  • 蜘蛛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蜘蛛果药材名称蜘蛛果拼音Zhī Zhū Guǒ别名肉算盘、山荸荠来源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长叶轮钟草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Merr.,以根入药。秋

  • 鸡桑叶

    药材名称鸡桑叶拼音Jī Sā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australisPoir.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m。

  • 大鱼鳅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鱼鳅串药材名称大鱼鳅串拼音Dà Yú Qiū Chuàn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来源为菊科秋分草属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 verticillatum Reinw.,

  • 友水龙骨

    药材名称友水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友水龙骨Polypodium amoenum Wal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和西南各省区。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咳嗽

  • 蕹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蕹菜药材名称蕹菜拼音Wènɡ Cài别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来源旋花科植物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I. reptans (L.)P

  • 紫金血藤

    药材名称紫金血藤拼音Zǐ Jīn Xuè Ténɡ别名血藤、黄皮血藤、气藤、香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翼梗五味子的藤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henryi Clarke

  • 白背杨

    药材名称白背杨拼音Bái Bèi Yánɡ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春、夏季采收。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

  • 棕榈

    药材名称棕榈拼音Zōnɡ Lǘ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别名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

  • 八角枫根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根药材名称八角枫根拼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别名白龙须(《简易草药》),白金条(《分类草药性》),白筋条(《四川中药志》)。出处《简易草药》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