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牛肝菌

小牛肝菌

药材名称小牛肝菌

拼音Xiǎo Niú Gān Jūn

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小牛肝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inus cavips (Opat.)Kalchbr[Boletus cavipos Opa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后,切掉菌柄基部的带泥沙部分,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中央微凸,后平展,径宽4-10cm。深黄色、红黄色或赤褐色,外被毛绒和鳞片,盖缘微内卷,多保留残缺不全的缘膜,手指压后呈污黄色。菌肉淡黄色,伤后不变色。菌管长3-5mm,下延,淡黄色、橄榄色,孔口多角形。柄柱形,长4-9cm,粗8-10mm,黄色。柄幼时有膜状环,后期脱落。柄中空。担孢子狭卵形至腹鼓形,两侧不对称,(7-10)μm×(3.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单生或群生,多见于针叶林下,尤多见于落叶松(Larix)林下。是外生菌根菌。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吉林、辽宁、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皱缩。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直径4-10cm,黄褐色或赤褐色,有绒毛和鳞片。菌肉淡黄色或污黄土色。管口多角形。菌柄近圆柱形,长4-9cm,直径约1cm,基部稍膨大,与菌盖色相似,具小鳞片,下部中空,菌环上位,常脱落,留下环痕。气微,味微酸。

2.显微鉴别 孢子长椭圆形,平滑,淡绿色,长7-10μm,直径3-4μm。囊状体无色,棒状,顶端圆钝或稍尖细,或弯曲,长40-50μm,直径6-8μm。

化学成分含小牛肝菌素(cavipetin)A、B、C、D、E。

药理作用从小牛肝菌中分离出的抗真菌二萜酯类化合物小牛肝菌素A-E用TLC生物检测法表明,对黄瓜枝孢的孢子形成有抑制作用。

性味微咸;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藜实

    药材名称藜实拼音Lí Shí别名灰藜子、灰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藜的果实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nopodium album L.2.2.Chenopodium glaucum L

  • 破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牛膝药材名称破牛膝拼音Pò Niú Xī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 var. barbulata

  • 托里贝母

    药材名称托里贝母拼音Tuō Lǐ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ortifoliae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托里贝母Fritillariatortifolia X. Z

  • 芦竹箨

    《中药大辞典》:芦竹箨药材名称芦竹箨拼音Lú Zhú Tuò别名芦荻外皮(《圣惠方》)。出处《药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箨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4.

  • 牡蛎肉

    《中药大辞典》:牡蛎肉药材名称牡蛎肉拼音Mǔ Lì Ròu别名蛎黄(《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等的肉。化学成分近江牡蛎与大连湾牡蛎肉含糖元63.55%,牛磺

  • 天蓬草

    《中药大辞典》:天蓬草药材名称天蓬草拼音Tiān Pénɡ Cǎo别名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

  • 党参

    《中国药典》:党参药材名称党参拼音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 枫树

    药材名称枫树拼音Fēnɡ Shù别名枫香树、大叶枫、枫子树、鸡爪枫、鸡枫树来源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以根、叶、果实(见“路路通”)及树脂(

  • 瑞连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瑞连草药材名称瑞连草别名钻形紫菀、白菊花、土柴胡、九龙箭来源菊科瑞连草Aster subulatus Michx.,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江西、湖南、云南、贵州。性味苦、酸,凉

  • 石榴根皮

    药材名称石榴根皮拼音Shí Liu Gēn Pí来源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根、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