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宽羽线蕨

宽羽线蕨

药材名称宽羽线蕨

拼音Kuān Yǔ Xiàn Jué

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

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pothifolia(Don)Presl [Hemionitis pothifolia 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60-100cm。根茎粗壮,长而横生,密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近全缘。叶远生,近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20-40cm,禾秆色,干后有狭沟数条,疏被鳞片;叶片纸质,长圆状卵形,长20-50cm,宽15-25cm,一回深羽裂达叶轴;羽片或裂片4-10对,对生,下部的全部分离,线状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5-2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稍狭而下延成狭翅,全缘或有时呈浅波状,有软骨质的边;孢子叶的叶柄较长,叶片与营养叶同形;叶脉两面明显,侧脉及小脉稍隆起,小脉网状,内藏小脉通常分叉或有时单一,顶端有棒状的水囊。孢子囊群线形,棕色,斜展,几接近中脉而不达叶边,在每对侧脉之间排成1行,连续或有时间断;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宽羽线蕨全草中含有α-芒柄花二烯(α-onoceradiene)和边氧化物酶(peroxidase)。

性味淡;涩;温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微涩、性温。有补虚强筋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芒根

    《中药大辞典》:芒根药材名称芒根拼音Mánɡ Gēn别名芭茅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根,秋、冬采收。功能主治治咳嗽,白带,小便不利。①《分类草药性》:&quo

  • 黄芫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芫花药材名称黄芫花别名北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来源瑞香科荛花属植物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 鹭肉

    《中药大辞典》:鹭肉药材名称鹭肉拼音Lù Ròu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原形态白鹭(陆玑《诗疏》),又名:舂鉏(《尔雅》),鹭鸶(《本经》),白鸟(陆玑《诗疏》

  • 黑顶卷柏

    药材名称黑顶卷柏拼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

  • 柳叶菜根

    药材名称柳叶菜根拼音Liǔ Yè Cài Gēn英文名Epilobium hirsutum L.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hirsutum L.采

  •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药材名称槟榔花拼音Bīnɡ Lɑnɡ Huā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

  • 野前胡

    《中药大辞典》:野前胡药材名称野前胡拼音Yě Qián Hú别名千年耗子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无距耧斗菜的根或全草。秋后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较粗长,外皮黑褐色。

  • 马桑

    药材名称马桑拼音Mǎ Sānɡ别名马鞍子、水马桑、千年红、紫桑、野马桑、红马桑、醉鱼儿、闹鱼儿、四联树、黑果果、黑虎大王、黑龙须、乌龙须[根名]来源马桑科马桑属植物马桑Coriaria sinica

  • 云南红豆蔻

    药材名称云南红豆蔻拼音Yún Nán Hónɡ Dòu Kòu别名红豆蔻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节鞭山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conchigera Griff.[Languasc

  • 松树皮

    药材名称松树皮拼音Sōnɡ Shù Pí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马尾松、油松、思茅松等的树干内皮。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焙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