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姜皮

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

药材名称姜皮

拼音Jiānɡ Pí

别名生姜皮

来源为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将深色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皮层剥下,晒干。

功能主治辛,微温。

用法用量行气消水。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注意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姜皮

药材名称姜皮

拼音Jiānɡ Pí

别名生姜皮(《食疗本草》),生姜衣(《江苏植药志》)。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姜科植物根茎的栓皮。秋季挖取姜的根茎,洗净,用竹刀刮取外层栓皮,晒干。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状干燥栓皮,呈卷缩不整齐的碎片,灰黄色,有细皱纹,有的具线状的环节痕迹,内表面常具黄色油点。质软,有特殊香气,味辣。

性味辛,凉。

①《食疗本草》:"寒。"

②《纲目》:"辛,凉,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牌、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行水,消肿。治水肿胀满。

①《纲目》:"消浮肿腹胀痞满,和脾胃,去翳。"

②《药品化义》:"勿大发散,有退虚热之功。"

③《医林纂要》:"达于皮毛,行水驱风,止汗。"

④《本草再新》:"和脾降肺,行水消肿,治膈噎胀满。"

⑤《江苏植药志》:"外用于脓肿创伤,皮肤癣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复方①治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庄,来去不定,举动喘乏: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胀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②治偏风:生姜皮,作屑末,和酒服。(《食疗本草》)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达皮,辛则能行,故治水浮肿,去皮肤之风热。姜发汗,则姜皮止汗,且微寒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川谷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谷根药材名称川谷根别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数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来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川谷Coix lachrymajobi 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收根部,晒干。性味

  • 石莲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莲子药材名称石莲子拼音Shí Lián Zǐ别名甜石莲、莲实、壳莲子、带皮莲子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老熟果实

  • 鹅不食草

    《中国药典》:鹅不食草药材名称鹅不食草拼音é Bù Shí Cǎo英文名HERBA CENTIPEDAE别名球子草、石胡蒌、地胡椒、三牙戟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

  • 龙珠根

    药材名称龙珠根拼音Lónɡ Zh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茄科植物龙珠的根茎。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龙珠根一两,洗净,酌加水煎。赤痢调白糖,白痢调红糖,饭前服,日两次。"摘录《中

  • 小蕨鸡

    药材名称小蕨鸡拼音Xiǎo Jué Jī别名白粉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

  • 天山雪莲花

    药材名称天山雪莲花拼音Tiān Shān Xuě Lián Huā别名雪莲、雪荷花、雪莲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苞雪莲花的带花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inuolucrata

  • 橡实壳

    《中药大辞典》:橡实壳药材名称橡实壳拼音Xiànɡ Shí Ké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

  • 毛药

    《中药大辞典》:毛药药材名称毛药拼音Máo Yào别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株。秋

  • 白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药材名称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

  • 紫石英

    《中国药典》:紫石英药材名称紫石英拼音Zǐ Shí Yīnɡ英文名FLUORITUM别名萤石、氟石来源本品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 (CaF2)。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