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壮筋草

壮筋草

《中药大辞典》:壮筋草

药材名称壮筋草

拼音Zhuànɡ Jīn Cǎo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杭子梢。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5米。幼枝密被白色短柔毛。3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3~6.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或微凹,有短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网脉明显,下面有淡黄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托叶披针形。总状或圆锥花序,顶生成腋生;花蝶形,紫色;花萼宽钟形,萼齿4,有疏柔毛;雄蕊10,2体。荚果斜椭圆形,膜质,长约1厘米,具网纹。花期4~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沟、草坡、林缘或疏林中。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辛,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壮筋草

药材名称壮筋草

拼音Zhuànɡ Jīn Cǎo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Clovershrub

别名假花生、马料梢、细叶马料梢、鹁鸪梢、死百活、山佛豆、木本见肿消、万年梢。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或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ylotropis macrocarpa(Bunge)Rehd.[Lespedeza macrocarpa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或采枝叶,洗净,切片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杭子梢 落叶灌木,高达2m。幼枝上密被白短柔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2-5cm,被短柔毛;顶端小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6.5cm,宽1.5-4cm,先端圆而凹,有短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网脉明显,下面有淡黄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小叶柄极短,密被锈色毛;托叶披针形。总大辩论或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细长,长达3-5cm,有关节,被绢毛;苞片早落;花萼钟状,萼齿4,有疏柔毛;花冠蝶形,紫色,长约10mm;雄蕊10,二体。荚果余斜椭圆形,长1-1.5cm,膜质,具网纹,先端具短喙。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200m的山坡、沟谷、灌丛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辛;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治血通络。主风寒感冒;痧症;肾炎水肿;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伸筋藤

    药材名称伸筋藤拼音Shēn Jīn Ténɡ别名宽筋藤、无地生须(《广西中兽医药植》),青宽筋藤(《陆川本草》),砍不死(《南宁市药物志》),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

  • 糙壳菱蟹

    药材名称糙壳菱蟹拼音Cāo Ké Línɡ Xiè别名石蟹来源药材基源:为菱蟹科动物粗糙菱蟹的肉、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ldorfia horrida(Linnaeus)[Parthenope

  •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小荆、楚性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

  • 竹精

    药材名称竹精拼音Zhú Jī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竹管腔内之液汁,剖竹取之。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摘录《中药大辞典》

  • 扁青

    《中药大辞典》:扁青药材名称扁青拼音Biǎn Qīnɡ别名白青(《本经》),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原形态产于铜矿氧化带中。单斜晶系。晶

  • 盐匏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盐匏藤药材名称盐匏藤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阳丹来源胡颓子科盐匏藤1. 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2. E. cuprea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药材名称土牡蛎拼音Tǔ Mǔ Lì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的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

  • 独一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一味药材名称独一味拼音Dú Yí Wèi来源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以根及根状茎入药。9

  •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拼音Shān Ké Gǔ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别名小驳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

  • 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草药材名称耳草拼音ěr Cǎo别名鲫鱼胆草、细叶亚婆巢、节节花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耳草Hedyotis auricularia L.[Oldenlandia auricul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