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墨七

墨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墨七

药材名称墨七

别名独儿七、活血莲、鞘叶乌头、笋尖七

来源毛茛墨七Aconitum vaginatum Pritz.,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湖北、贵州、四川。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调经。主治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症。

用法用量1钱。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墨七

药材名称墨七

拼音Mò Qī

英文名Root of Sheathed Monkshood

别名活血连、凉水渣子、血散七、龙胡子、土莎莲、一口血、独儿七、笋尖七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花葶乌头或聚叶葶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scaposum Franch.2.Aconitum scaposum Franch.var.vaginatum(Priz.)Rapaics[A.vaginatum Prit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花葶乌头,多年生草本,高35-67cm。根近圆柱形,长约10cm直径0.8cm。茎直立,稍密被反曲的淡黄色短尾。叶互生;基生叶3-4,有长柄,柄长13-40cm,基部有鞘;叶片肾状五角形,长5.5-11cm,宽8.5-22cm,基部有鞘;叶片肾状五角形,长5.5-11cm,宽8.5-22cm,基部心形,3裂稍超过中部,中央裂片斜扇形,急尖,稀渐尖,不明显3浅裂,边缘有粗齿,侧裂片倒梯状菱形,急尖,稀渐尖,不明显3浅裂,边缘有粗齿,侧裂片斜扇形,不等2浅裂,两面有短伏毛;茎生叶小,2-4,集中在近基部,有时不存在,叶柄长约达5cm,叶片长约2cm,或完全退化,叶柄鞘状。总状花序有15-40朵花;苞片生花梗基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外面疏被开展的微糙毛,上萼片圆筒形,高1.3-1.8cm,外缘近直,与向下斜展的下缘形成尖喙;花瓣2,距比瓣片长2-3倍,拳郑,疏被短毛或无毛;雄蕊鑫数,无毛;心皮3,疏被长毛。蓇葖果,长0.8-1.3cm。种子多数,倒卵形,长约1.5mm,密生横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聚叶花葶乌头,本种形态与花葶乌头相近,其主要区别在于:茎生叶3-5,最下部的茎生叶距茎基部6-20cm,其他茎生叶在花序之下密集,有发育的叶鞘,最上部的1-3叶的叶片极小,长0.5-2cm,或完全退化。萼片紫色,偶为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200-2000m的山地沟谷或林中阴湿处。

2.生于海拔1850-2000m的山地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南部、江西东部、河南西南部、湖北、四川坡口、贵州北部。

2.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湖北醅、湖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云南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多弯财,有时分枝,长5-10cm,直径0.5-1cm。表面黑棕色,有多数纵、横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气微,味辛、苦,微麻。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4-5列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细胞6-7列,切向长条状或不规则形;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上、中下段均为单一管状中柱。初生韧皮纤维群10余束排列成一轮,每一束有10-20个纤维,纤维直径8-20μm;筛管群近形成层处较明显。形成层环状。木质部束有导管5-10列,径向排列,导管直径10-25μm。中央髓部为薄壁组织。

粉末特征:淀粉粒细小,类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4-16μm;脐点明显,人字形或一字形。

化学成分花葶乌头根含花葶乌头宁(scaconine),花葶乌头碱(scaconitine),N-去乙酰花葶乌头碱(N-deacetylscacoitine)。

性味味辛;苦;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月经不调;跌打损作;骨折疼痛;风湿性关节痛;胃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磨涂。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活血连、赶血王各三钱。泡酒服。(《贵州民间药物》)②治跌打损伤:活血连见血飞赤芍各五钱。加水、酒各半煎服。(《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药学学报》(10:692,1965):治跌打损伤;化痰,止咳喘。外用擦无名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菠菜子

    《中药大辞典》:菠菜子药材名称菠菜子拼音Bō Cài Zǐ别名刺蒺藜(《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实。化学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性味性微温,味微辛甜。归经入脾、

  • 人尿

    《中药大辞典》:人尿药材名称人尿拼音Rén Niào出处《别录》来源取健康人的小便,去头尾,用中间一段。一般以10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名为"童便"。性味咸,凉

  • 猫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毛草药材名称猫毛草别名臭草、金丝草来源禾本科猫毛草Melica scabrosa Tr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西北、江苏、山东、四川。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

  • 草蜘蛛

    《中药大辞典》:草蜘蛛药材名称草蜘蛛拼音Cǎo Zhī Zhū别名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原形态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

  • 蜈蚣草根

    药材名称蜈蚣草根拼音Wú Gōn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原形态详"蜈蚣草"条。性味涩,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

  • 柏脂

    《中药大辞典》:柏脂药材名称柏脂拼音Bǎi 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功能主治

  • 山茱萸

    《中国药典》:山茱萸药材名称山茱萸拼音Shān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CORNI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

  • 紫珠叶

    药材名称紫珠叶拼音Zǐ Zhū Yè英文名Bigleaf Beautyberry Leaf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 天葵草

    药材名称天葵草拼音Tiān Kuí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Nakedcaule Groundsel别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老鼠屎草、旱铜钱草、蛇不见出处出自《滇南本草》来源药材基

  • 谷皮藤

    药材名称谷皮藤拼音Gǔ Pí Ténɡ别名藤葡蟠、黄皮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谷皮藤的全株或根、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et Zucc.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