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和筋草

和筋草

《中药大辞典》:和筋草

药材名称和筋草

拼音Hé Jīn Cǎo

别名鸡肠草、鹅儿肠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日本狗筋蔓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长1~1.5米。茎细长,蔓性,多分枝,密被黄色细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状披针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8~15毫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细毛。花腋生,花萼5裂;阔披针形;花瓣5,白色;雄蕊10.果实球形稍肉质,成熟时黑色,萼宿存,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

性味淡,平,无毒。

功能主治利大小肠。治呕吐,小便闭,风寒气痛及跌打损伤。

复方①治呕吐:和筋草五钱。加盐,水煎服。

②治小便闭:和筋草、白茅根、地枇杷。捣烂,纸包,敷阴茎上。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和筋草

药材名称和筋草

拼音Hé Jīn Cǎo

别名鸡肠草、鹅儿肠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日本狗筋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balus baccifer L. Var.japonicus Miq.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长1-1.5m。茎细长,分枝对生,被向下开展的短柄;叶片卵状披针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5cm,宽8-20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圆楔形,通常两面脉上被短毛,叶缘具短缘毛。花两性,单生于茎及枝的顶端,有一对叶状苞片,形成稀疏的圆锥花序;花萼5裂,阔披针形,花后期萼膨大成半球形,裂片增大,果期宿存萼反折;花瓣5,白色,先端2叉状浅裂,基部渐狭成爪,在花瓣最宽外内侧有2鳞片状附属物;雄蕊10,2轮;子房上位,椭圆形,花柱3。蒴果浆果状,稍肉质,球形,成熟时黑色,呈不规则开裂,有光泽。种子多数,圆肾形,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细长,多分枝,表面黄绿至黄棕色,节膨大,密被黄色细毛。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完整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缘,两面脉上及边缘有细毛。叶腋有时有花,白色。气微,味甘微苦。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行气止痛;接骨续伤。主热淋;石淋;血淋;湿阴气滞脘 腹胀痛;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缨菊

    药材名称黄缨菊别名九头妖魔、黄冠菊来源菊科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止血

  • 芫花根

    《中药大辞典》:芫花根药材名称芫花根拼音Yuán Huā Gēn别名黄大戟(《吴普本草》),蜀桑(《别录》),金腰带、铁牛皮(《分类草药性》)。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根,秋季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羊角拗

    《中药大辞典》:羊角拗药材名称羊角拗拼音Yánɡ Jiǎo Niù别名羊角纽(《本草求原》),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岭南采药录》),羊角扭、羊角藕(《中国药植志》),断肠草(《

  • 华中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中瘤足蕨拼音Huá Zhō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采收和储藏:

  • 梭子蟹

    药材名称梭子蟹拼音Suō Zi Xiè英文名shuttle crab meat别名海蟹、海螃蟹、枪蟹、帜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山檨叶泡花树

    药材名称山檨叶泡花树拼音Shān Shē Yè Pào Huā Shù别名灰冬瓜。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山檨叶泡花树的根、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thorelii Lecom

  • 敦盛草

    《中药大辞典》:敦盛草药材名称敦盛草拼音Dūn Shènɡ Cǎo别名敦木卜江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种植物西藏杓兰的根。7~9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45厘米。根茎短,

  • 蟾蜍

    《中药大辞典》:蟾蜍药材名称蟾蜍拼音Chán Chú别名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

  • 柳叶斑鸠菊

    药材名称柳叶斑鸠菊拼音Liǔ Yè Bān Jiū Jú英文名root of Willowleaf Ironweed别名米碌塞、铁珠草、白头升麻、白龙须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