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南粤马兜铃

南粤马兜铃

药材名称南粤马兜铃

拼音Nán Yuè Mǎ Dōu Lí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南粤马兜铃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howii Merr. et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去须根、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南粤马兜铃 木质藤本。块根长圆形或卵形,常数个相连。小枝平滑或稍具纵棱,嫩时密被棕色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密被棕色长柔毛。叶片革质,阔长圆状倒披针形、线形或长圆形,长7-20cm,宽度常因形状不同而变异较大,通常上部宽5-10cm,向下渐狭,最下部宽仅1-2cm,有时上部与下部近等宽,宽2-6cm,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狭心形,边全缘或上部每边有1-3个微波状圆裂齿,或有时仅一边有齿,另一边全缘,下面密被微柔毛,沿叶脉被倒生长柔毛。花单生或2朵聚生,有时排成总状花序,生于叶腋或老茎上;花梗纤细,长3-4cm,疏被长柔毛;小苞片着生于花梗近基部,钻形;花初呈粉红色,以后暗褐色,花被管中部急剧弯曲,下部长2-3cm,直径3-5mm,弯曲处至檐部与下部近等长但稍狭,常有1/3与下部贴生,具纵脉纹,外面被棕色长柔毛,内面近基部密被细柔毛;檐部扩展呈盘状,正圆形,直径1.5-3cm,边缘浅3裂,裂片平展,阔卵形,近等大;花药长圆形,长达3mm,成对贴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圆柱形,长约lcm,6棱;合蕊柱先端3裂,裂片先端尖,边缘向下延伸,具乳头状突起。蒴果长圆状,长约4cm,成熟时6瓣开裂。花期5-9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干燥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气管炎;小儿肺炎;细菌性痢疾及乳腺炎;阑尾炎;皮肤化脓性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蜘蛛

    药材名称山蜘蛛别名山卡拉来源兰科山蜘蛛Calanthe japo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拔毒生肌。外治疮疡肿毒,异物入肉。用法用量外用适

  • 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樱桃根药材名称樱桃根拼音Yīnɡ Táo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9~10月采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重庆草药》:&

  • 铁灯台

    药材名称铁灯台来源百合科铁灯台Paris bockiana Diels,以地下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治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先于患处涂桐油,然后将地下部分捶烂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蟑螂

    《全国中草药汇编》:蟑螂药材名称蟑螂拼音Zhānɡ Lánɡ别名偷油婆、蜚蠊来源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e Fabricius 或美洲蜚蠊(大蜚蠊)P.

  • 小叶金花草

    药材名称小叶金花草拼音Xiǎo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石孔雀尾(《陆川本草》),仙鸡尾、金粉蕨(《广西中兽医药桩》),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云南中草药选》),小金花草、火汤蕨、

  • 砗磲

    《中药大辞典》: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鲤鱼鳞

    《中药大辞典》:鲤鱼鳞药材名称鲤鱼鳞拼音Lǐ Yú Lí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鳞片。化学成分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其基质由胶原变来,化学上属于一种硬蛋白,定名

  • 大叶井口边草

    药材名称大叶井口边草别名井边草、凤尾草、线鸡尾、大叶凤尾蕨、狼牙草来源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nervosa Thunb.[P. cretica auct. Non L.],以全

  • 石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血药材名称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来源夹竹桃科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

  • 拘那花

    《中药大辞典》:拘那花药材名称拘那花拼音Jū Nà Huā别名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