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全叶青兰

全叶青兰

《中药大辞典》:全叶青兰

药材名称全叶青兰

拼音Quán Yè Qīnɡ Lán

出处《陕甘宁肯中草药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全叶青兰全草。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枯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斜生,着生多数细须根。茎丛生,四棱形,直立或斜上,上部多分枝。叶对生,狭披针形,全缘。穗状轮伞花序顶生;萼管状,2唇形,5齿裂,当中1齿较大,每裂基部有小瘤状突起;花冠蓝色,2唇形,上唇弯拱有缺刻,下唇3裂;雄蕊4。小坚果平滑。

生境分部生长在云杉林下向阳的小山坡上。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甙类(9种以上),还含甾醇、内酯化合物、皂甙、酸性树脂等。

性味"苦,温。"(总后卫生部《医学技术资料》(15):35,1972)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嗽、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平喘,镇咳,消炎。治老年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全叶青兰干草15~20克,加水适量,煎至100毫升,每日2~3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或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5克的雾化剂行气雾吸入,每次喷雾用量按生药7克计算,15次为一疗程,前10次为每天1次,后5次为隔天1次,或制成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膻中、定喘、身柱等穴,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593例,近期控制94例(23.9%),显效118例(30%)。其中煎剂与气雾吸入疗效相似;穴位注射疗效较高,据73例观察,显效以上达80%。亦有取全叶青兰地上部分制成浸膏片,每日剂量相当于生药15克,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7例,近期控制30例,显效47例,好转45例,无效5例;显效以上为60.7%。副作用:少数病人服药后有口干、腹胀、恶心、胃部轻度不适,全身发热感,尿多;2例服浸膏片后出现荨麻疹,加服抗过敏药后仍可继续服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全叶青兰

药材名称全叶青兰

拼音Quán Yè Qīnɡ Lán

英文名Dragonhead Herb

别名青兰

出处出自《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全缘叶青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integrifolium Bg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7-60cm。茎直立,基部常木质化,紫褐色,四棱形,有倒向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或无柄;叶片狭披针形,长1.5-3.5cm,宽2-5m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边缘睫毛,全缘。轮伞花序生于枝端,花蓝紫色或微显粉红色,具短梗,苞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有睫毛,两侧各具2-3刺齿;花萼唇形,长5-7mm,红紫色,被白色短毛,上唇3裂,中央裂齿大,卵圆形具短刺尖,侧齿披针形,具刺尖,下唇2裂,披针形具刺尖;花冠唇形,长14-17mm,外面被毛,上唇稍向下弯,先端微凹,比侧裂片大;雄蕊4,后一对较长,花丝被毛;雌蕊子房4裂,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褐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2000m的森林草原、山坡草地或云杉冷杉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天山、阿尔泰山。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少分枝,长20-60cm,直径2-3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狭披针绿色,有棕色腺点;叶腑具短缩的小枝。轮伞花序顶生,花较小;苞片长卵形,每侧具2-3刺齿,齿尖呈长芒状;花萼筒状,上部紫红色,下部黄绿色;花冠唇形,暗紫红色。气微香,味苦。

以色绿、叶多、气芳香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岐,有腺毛非腺毛;腺毛头部2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3细胞。皮层2-6列细胞,位于四角处有厚角组织。韧皮部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髓部薄壁细胞具壁孔,微木化。

叶横切面上:上、下表皮均为1列细胞,被角质层,有腺毛腺鳞与非腺毛,栅栏组织细胞2-3列,海绵组织细胞3-5列,排列疏松。主脉向下突出,表皮内方有几列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

化学成分花期地上部分含木犀草素-7-O-D-吡喃葡萄糖甙(luteolin-7-O-D-glu-copyran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glucuronide)[1]。

药理作用1.平喘作用:豚鼠口服青兰1号(即全青Ⅱ,全草用95%乙醇回流,再用氢氧化钠调至pH9所得有黄酮反应的沉淀物)2.4g/kg(相当于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10)、醇提物2.6g/kg(相当于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10)、全青Ⅰ24g/kg或结晶1号0.25g/kg(醇提取物经用乙酸乙酯提取,分离出结晶1号,剩余部分为全青Ⅰ-2),都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但在豚鼠离体气管试验,青兰1号并无对抗组织胺的作用。上述各种制剂初步证明含多种黄酮类物质。

2.止咳作用:小鼠口服青兰1号2.5g/kg或结晶1号10mg/只,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作用强度与口服磷酸可待因80mg/kg相似,醇提物也有相似的效果。

3.祛痰作用:小鼠口服青兰1号或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结晶1号则无效。

4.抗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对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奈瑟氏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毒性小鼠口服青兰1号半数致死量为24士2.6g/kg。大鼠每天口服0.24-0.96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8-32倍),连续30天,观察一般情况、食欲、大便、体重等,未见明显异常。小鼠腹腔注射煎剂(相当于成人用量的5倍、10倍),连续15天,肺、心、肝、肾、脾病理切片未见中毒病变。小鼠口服醇提物半数致死量为25士1.7g/kg。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60%乙醇20ml,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再加盐酸2-4滴,即显橙红色。(检查黄酮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平喘,镇咳,消炎。治老年慢性气管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美登木

    药材名称美登木来源卫矛科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 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双版纳。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癌症初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胖血藤

    《中药大辞典》:胖血藤药材名称胖血藤拼音Pànɡ Xuè Ténɡ别名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贵州民间方药集》),荞叶细辛(《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

  • 山绿茶

    药材名称山绿茶拼音Shān Lǜ Chá英文名leaf of Hainan Holly别名海南冬青。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海南冬青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h

  • 砗磲肉

    药材名称砗磲肉拼音Chē Qú Ròu来源药材基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和长砗磲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2.Tridacna elongata

  • 拔毒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散药材名称拔毒散拼音Bá Dú Sàn别名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巴掌叶、肯麻尖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 szechu

  • 杄木

    药材名称杄木拼音Qiān Mù别名杄、红杄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七,木类,云:“杄木,山西山中极多。树亭亭直上,叶如栝松而肥软,又似杉木而叶短柔。山西架木皆用之,与南方杉木同。&hell

  • 膜蕨囊瓣芹

    药材名称膜蕨囊瓣芹拼音Mó Jué Nánɡ Bàn Qín别名细沙毛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膜蕨羹瓣芹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nopetalum trichomanifolium

  • 茴香

    药材名称茴香拼音Huí Xiānɡ别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

  • 大散血

    药材名称大散血拼音Dà Sàn Xuè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灰褐色多细胞柔毛。茎细弱,

  • 樟树皮

    《中药大辞典》:樟树皮药材名称樟树皮拼音Zhānɡ Shù Pí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