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仙茅参

仙茅参

药材名称仙茅参

拼音Xiān Máo Shēn

别名茅草细辛(《贵州民间方药集》),毛草七、倒扎草根(《贵州民间药物》),条参、水防风丝茅七(《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植药调查》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夏、秋季挖,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白茎鸦葱,又名:箭头草、笔管草、倒扎花。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具细毛。根长圆锥形,深入土中可达2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叶丛生,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5~10毫米,全缘,平行脉通常5条,叶柄有短鞘;茎生叶互生,无柄。头状花序大,2~6枚,有长梗;梗上有叶;总苞长简形,长3~4厘米,外列苞片三角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内列苞片披针形,无毛或稍有细毛,边缘膜质;花全部舌状,黄色,或淡红色,先端平截,有5齿;雄蕊5,聚药;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2歧,先端弯钩。瘦果,长筒形,长约2厘米;冠毛棕黄色,与瘦果等长。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或田圃间。分布华北、华东、陕西等地。

性状根长圆锥形,肉质,鲜时横切面白色,并有乳汁流出。干后表面褐色或棕黑色,纵横皱缩不平,有时呈剥裂状,顶端常有茎叶残基。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活血。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久年哮喘,风湿痹痛,妇女倒经,跌打损伤,疔疮。

①《贵州民间药物》:"调气,理血,解毒,治跌打损伤,月经倒行,久年哮喘,发痧腹痛,疮毒。"

②《南京民间药草》:"治五劳七伤,敷疔疮及妇女乳房肿胀。"

③《陕西植药调查》:"补脾,治风湿。"

④《陕西中草药》:"祛风湿,健脾,补气,生津,解毒。治劳伤,风湿关节痛,外感风寒,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治跌打损伤,月经倒行:倒扎草根三至五钱,蒸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木绣球茎

    《中药大辞典》:木绣球茎药材名称木绣球茎拼音Mù Xiù Qiú Jīnɡ出处河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木绣球的茎。原形态木绣球,又名:木球荚迷、绣球花、八仙花、紫阳花。落叶或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药材名称菝葜拼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

  • 红门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门兰药材名称红门兰拼音Hónɡ Mén Lán别名宽叶红门兰来源兰科红门兰Orchis latifolia L.(L.salina Turcz.),

  • 牡鼠粪

    药材名称牡鼠粪拼音Mǔ Shǔ Fèn别名鼠矢(《本草经集注》),两头尖(陶弘景),雄鼠粪(《日华子本草》),豭鼠粪(《类证活人书》)。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雄性褐家鼠等的干燥粪便。性味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

  • 山丹

    药材名称山丹拼音Shān Dān别名红百合、连珠(《日华子本草》),川强瞿(《通志》),红花菜(《纲目》),红花百合(《随息居饮食谱》),山百合(《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

  • 礜石

    《中药大辞典》:礜石药材名称礜石拼音Yù Shí别名礜(《山海经》),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本经》),白礜石、鼠乡、泽乳(《吴普本草》),太白石,石盐(《别录》)。出处《本经》

  • 墨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墨七药材名称墨七别名独儿七、活血莲、鞘叶乌头、笋尖七来源毛茛科墨七Aconitum vaginatum Prit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贵州、四川。性味辛、苦,温。有小

  • 水底龙

    药材名称水底龙别名水底蜈蚣、顽纠占[傣]来源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活

  • 沙前胡

    药材名称沙前胡拼音Shā Qián Hú别名刚前胡、牛叫磨(《内蒙古中草药》),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照日古达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