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乌头附子尖

乌头附子尖

《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

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

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

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

出处《纲目》

来源川乌附子上的尖角

原形态参见"川乌头"及"附子"条。

功能主治吐风痰,祛寒止痛。治癫痫,痰厥,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煎汤。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虚人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复方①吐风痰癫痫:乌头附子尖,为末,茶服半钱。(《纲目》)

②治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石绿(研九度飞)十两,附子尖、乌头尖、蝎梢各七十个。上将三味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急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入酒半合温暖服之,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急,斡开灌之。(《局方》碧霞丹)

③治小儿慢脾惊风,四肢厥逆:附子尖一个,硫黄枣大一个,蝎梢七个。为末,姜汁、面糊丸,黄米大。每服十丸,米饮下。亦治久泻尪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④治脐风撮口:生川乌尖三个,全足蜈蚣半条(酒浸炙),麝香少许。为末,以少许吹鼻得嚏,乃以薄荷汤灌一字。(《永类钤方》)

⑤治奔豚痛,疝气或阴囊肿大:川乌尖七个(生用),巴豆七枚(去皮,只去九分油)。上为末,糕糊丸如梧桐子,用朱砂麝香为衣。每服二丸,同青木香丸三十粒,空心冷盐水下。三、两日一服,不可多。(《澹寮方》青铃丸)

⑥治木舌肿胀:川乌尖、巴豆。研细,醋调涂刷。(《濒湖集简方》)

⑦治牙痛难忍:附子尖、天雄尖、全蜗各七个。生研为末,点之。(《永类钤方》)

⑧治陷甲割甲成疮,连年不差:川乌头尖、黄柏等分。为末,洗了贴药。(《养生必用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

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

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

英文名tip of Common Monkshood, root or tip of Prepared Lateral,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别名川乌头尖、附子尖、川乌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乌头)或子根(附子)上的尖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原形态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有栽培。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吐风痰;祛寒止痛。主癫痫;痰劂;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煎汤。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虚人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各家论述1.《纲目》:乌附用尖,亦取其锐气直达病所尔,无他义也。

2.《本草备要》:朱丹溪治许白云,屡用瓜蒂栀子苦参藜芦等剂吐之不透,后用附子尖和浆水与之,始得大吐胶痰数碗。

3.《本草求真》:常山吐疟疾积饮在于心下,瓜蒂吐热痰在膈,木鳖子引吐热毒从痰外出,莱菔子吐气痰在膈,参芦吐虚痰,乌附尖、藜芦吐风痰。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苹果皮

    《中药大辞典》:苹果皮药材名称苹果皮拼音Pínɡ Guǒ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皮。化学成分含矢车菊素。功能主治《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吐痰。

  • 尖顶羊肚菜

    药材名称尖顶羊肚菜别名圆锥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尖顶羊肚菜Morchella conica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阔叶林及混交林的地

  • 安胎药

    药材名称安胎药拼音ān Tāi Yào别名骨筋草、吓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采收和

  • 对叶油麻叶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叶拼音Duì Yè Yóu M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植物台东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形

  • 团花

    药材名称团花拼音Tuán Huā别名黄梁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黄梁木的树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hocephalus chinensis (lam.) Rich.ex Walp.[

  • 黄花地丁

    药材名称黄花地丁拼音Huánɡ Huā Dì Dīnɡ别名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广西药植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的

  • 大横纹

    药材名称大横纹别名横纹独须、金叶树来源山榄科大横纹Chrysophyllum roxburghii G. Don,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瘀肿,

  • 美人蕉花

    《中药大辞典》:美人蕉花药材名称美人蕉花拼音Měi Rén Jiāo Huā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花。功能主治为止血药,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

  • 稷米

    药材名称稷米拼音Jì Mǐ别名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性味甘,平。①《别录》:"

  • 栲栗叶

    药材名称栲栗叶拼音Kǎo L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