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三面刀

三面刀

药材名称三面刀

拼音Sān Miàn Dāo

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金龟草根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具多数须根。茎直立,中空,有纵沟,高25~110厘米,上部密生灰色短柔毛。叶1~2片,近基生,1回3出复叶,具长柄;小叶有柄,卵状心形,中央小叶长5~20厘米,宽4~18厘米,7~9掌状浅裂,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叶较小。穗状花序细长,长10~25厘米,单一或分枝;花小,白色,直径4毫米,近无梗;萼片4~5;雄蕊8~多数;心皮1~2,无毛。菁荚果长约10毫米,具多数浅褐色种子。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边或林下。分布广东、浙江、湖南、贵州、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产四川、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形,多分歧成结节状,长8~20厘米,宽1~2厘米。表面黑棕色或暗棕色,密布点状须根痕,上面具多数圆柱形的茎基。体轻,横断面灰白色,有棕褐色放射状排列的条状物(木质部)。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苦,性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解毒。治咽喉干痛,跌打,劳损,风湿腰腿痛,疖肿。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祛瘀消肿,降低血压。"

②《陕西草药》:"治风湿疼痛。"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治咽喉干痛,劳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咽喉干痛:三面刀一钱。嚼含口中,逐渐咽下。(《陕西中草药》)

②治劳伤内损:鲜金丝三七(切片)二至三两,加白糖炖汁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劳伤,腰腿痛:三面刀、四块瓦各二钱,红三七钮子七各一钱,红毛七三钱,白酒一斤。浸泡成酒剂,每日早、晚各服一酒盅。(《陕西中草药》)

④治疖毒:鲜金丝三七加盐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备注本品在四川作升麻使用,商品称"南川升麻"。参见"升麻"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珍珠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莲药材名称珍珠莲拼音Zhēn Zhū Lián别名毛发唐松草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细丝唐松草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采

  • 小通草叶

    药材名称小通草叶拼音Xiǎo Tōnɡ Cǎ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等的嫩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Thoms

  • 铁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海棠药材名称铁海棠拼音Tiě Hǎi Tánɡ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

  • 桉油

    药材名称桉油英文名OLEUM EUCALYPTI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Sieb.

  • 白芷叶

    《中药大辞典》:白芷叶药材名称白芷叶拼音Bái Zhǐ Yè别名蒚麻(《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叶片。功能主治《纲目》:"浴丹毒、

  • 水蛇

    《中药大辞典》:水蛇药材名称水蛇拼音Shuǐ Shé别名公蛎蛇(陶弘景)。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肉。原形态全长25~7O厘米。尾短。鼻间鳞1片。额鳞1片,上唇鳞7~8片,第4片入

  • 变色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变色红菇药材名称变色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变色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

  • 天山堇菜

    药材名称天山堇菜拼音Tiān Shān Jǐ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天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tianshanica Maxim.采收和储藏:春、秋季节采收,洗净,鲜

  • 火炭母草根

    《中药大辞典》:火炭母草根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根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夏、秋采挖。性味酸甘,平。①《分类草药性》:"味甘,平

  • 河豚目

    《中药大辞典》:河豚目药材名称河豚目拼音Hé Tún Mù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眼睛。功能主治抉河豚目,拌轻粉,埋地中化水,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