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三蕊草

三蕊草

药材名称三蕊草

拼音Sān Ruǐ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tenera Royl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三蕊草 草本,高5-15cm。茎纤细,略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被平展的腺毛及微柔毛。叶柄长1-3mm,被腺毛;叶片膜质,狭椭圆形至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长(5-)10-25mm;宽(3-)4-7mm,边缘具细锯齿,齿尖有刺毛,叶面被星散的长粗毛,中、侧脉微隆起,背面仅脉上具星散的长粗毛,其余无毛或具糠秕,中、侧脉隆起,侧脉2对,其中1对基出。蝎尾状聚伞花序,顶生,有花2-5朵,长1-2.5cm,被平展的腺毛;总花梗长8-15mm,花梗长1-5mm,被疏腺毛,略三棱形;花萼钟状管形,长约4mm,略具三棱,具6脉,常仅脉上被疏腺毛,裂片极短,广卵状三角形;花瓣粉红色、紫红色或浅蓝色,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急尖,1侧偏斜,外面中脉具疏腺毛;雄蕊3,等长,花丝与花药近等长,花药小,广卵形,长约1.8mm,基部叉开,药隔不延长;子房瓶形,先端膜质冠微3裂。蒴果柱状圆锥形,略具3棱,长约4mm,宽2mm,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被疏腺毛,具6脉。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松林下、林间空地、林缘路边草丛中及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主血虚萎黄;崩漏;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蛇婆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婆子药材名称蛇婆子拼音Shé Pó Zǐ别名仙人撒网、和他草、满地毯来源梧桐科蛇婆子Waltheria americana L.,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福建、

  • 海底柏

    药材名称海底柏拼音Hái Dǐ Bǎi别名红珊瑚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底柏科动物赫色海底柏和鳞海底柏的群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todes ochracea(Linnaeus)2.Melito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

  • 眼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睛草药材名称眼睛草别名望北京、一支林来源荨麻科眼睛草Procris wightiana Wall. ex Wedd.,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狗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肝菜药材名称狗肝菜拼音Gǒu Gān Cài别名猪肝菜、羊肝菜、青蛇仔、野青仔、小青、六角英、路边青、土羚羊来源爵床科狗肝菜属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

  • 白屈菜根

    《中药大辞典》:白屈菜根药材名称白屈菜根拼音Bái Qū Cài Gēn别名小人血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根。夏季采挖,阴干用。性味味苦涩,性

  • 苦茶叶

    《中药大辞典》:苦茶叶药材名称苦茶叶拼音Kǔ Chá Yè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日本毛女贞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

  • 望江南

    《全国中草药汇编》:望江南药材名称望江南拼音Wànɡ Jiānɡ Nán别名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

  • 山吴萸果

    《中药大辞典》:山吴萸果药材名称山吴萸果拼音Shān Wú Yú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原形态形态详"五除叶"条。性味苦辛

  • 三加

    药材名称三加拼音Sān Jiā别名白簕、白簕花、白簕根、白刺根、三叶五加、刺三加、刺三甲、苦刺根、簕钩菜来源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三加Acanthopanan trifoliatus (L.) M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