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蚘,蛔的异体字。详蛔虫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半夏、茯苓、枳壳。水煎服。治痰饮胃脘痛,痛而呕恶,吐出痰涎稍减者。
见《本草纲目》。为天南星之简称,详该条。
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丁茄之别名。②出《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扣钮之别名。各详该条。
肌肉坚实,关节舒缓。《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
见《群芳谱》。为玫瑰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莲子心,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脉解篇》。①《类经》卷十四:“俳,废也。内夺者,夺其精也。精夺则气夺而厥,故声瘖于上,体废于下,元阳大亏,病本在肾,肾脉上挟舌本,下走足心,故是病。俳音排,无所取义,误也。当作痱,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