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氏医学丛书条。
《幼科释迷》卷五方。蜈蚣一条,胆南星二钱,全蝎、防风、白附子、远志、芦荟、延胡索、朱砂各一钱,麝香一字,金箔、银箔各三片。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送下。治急惊为痫。
病名。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舌红痈,因心经壅热,生于舌上。”色红肿痛,如豆如樱。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火,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八方。《素问·五运行大论》:“临观八极。”张志聪注:“地之八方也。”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即猫眼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病证名。朱振声《妇女病续集》:“当有经水,阴户内发燥而干醵,由肝火偏炽,下吸肾液,肝肾之阴两亏也,用生地、女贞、阿胶并以生芝麻油涂阴户内;发热而潮湿者,肝火旺而挟湿也,用黄连、黄柏、川楝子,并以川楝子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同胫毛。详该条。
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