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石脂

黄石脂

药材名称黄石脂

拼音Huánɡ Shí Zhī

别名黄符

出处黄石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

1.《吴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色如豚脑、雁(《别录》作‘鹰’,一作‘莺’)雏。采无时。”2.《品汇精要》云:“黄石脂,文理腻,缀唇者为上。质类滑石酥软,色黄。”据古本草所述黄石脂与赤石脂白石脂性状相同,性味功效亦相类似(见“赤石脂”条),仅颜色不同而已,这是因五石脂的主矿物组分均为硅酸盐类

来源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水云母族矿物水云母—伊利石(含氢氧化铁)或(和)高岭石族矿物高岭石一多水高岭石为主要组分的细分散多矿物集合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mica;Halloysite

采收和储藏:采挖后,除去杂质。

原形态1.个体片状,集合体鳞片状、薄片状分散或呈致密到疏松的块体(呈胶体分散状态的水云母,特称伊利石Illite);白色,因吸附有少量氢氧化铁而呈黄色;或带灰、红、绿色调。致密块体呈油脂状光泽,断口贝壳状到似贝壳状;疏松块体呈土状光泽,断口不平,有孔隙。硬度2-3。相对密度2.5-2.8。有滑感,粘舌。质纯者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性低于含多水高岭石或蒙脱石-囊脱石;粒度粗的不如粒度细的更具吸附力。

另含少量石英;微量元素种类与量比取决于原生矿物的成因类型。

2.高岭石一多水高岭石参见“赤石脂”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主要是酸性火成岩或火山岩蚀变产物,山西、河北、河南及华南许多省区均有产出;在华南瓷土产区多与白石脂赤石脂共存。风化带淋滤富集的水云母质黄石脂,多出现于赤石脂层之下。

2.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参见“赤石脂”条。

资源分布:产黑龙江、四川、贵州。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黄色或深黄色,有的带有深黄色花纹或斑点。油脂光泽或土状光泽。质较硬,轻砸可碎,断面不平坦,显层状。摸之较滑腻,微有吸水性,舐之略粘舌。微有土腥气,味淡。以色黄、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为含水硅酸铝钾[KAl(Si4O10)(OH)8·4H2O],并含有混入物Fe(OH)3·nH2O,因此显黄色。另外还含有镁、钙、钛、钡、锰等微量元素。

鉴别(1)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 水云母9.98(2),4.98(1),4.46(1);多水高岭石 2.45(1);石英4.25(2),3.34(10),2.45(1)。由此表明黄石脂系由水云母、多水高岭石、石英等矿物组成。

(2)差热分析曲线 吸热170℃(小), 315℃(小),575℃(中);放热285℃(微)。

性味苦;平;无毒

归经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涩肠;止血敛疮。主泄痢脓血;痈疽恶疮;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打碎先煎。

注意有湿热积滞者慎服。

1.《雷公炮炙论》:“不得食卵味。”2.《本草经集注》:“恶细辛,畏蜚镰。”3.《新修本草》:“畏黄连甘草、蜚蠊。”4.《日华子》:“五色石脂:畏黄芩大黄。”

各家论述《别录》:“黄石脂生嵩高山,色如莺雏。采无时。”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蔻

    药材名称白蔻拼音Bái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滑叶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piniatonkinensisGagnep.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或阴干。原形态滑叶山姜,多年

  • 朱砂藤

    药材名称朱砂藤拼音Zhū Shā Ténɡ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

  • 海尼豆瓣绿

    药材名称海尼豆瓣绿拼音Hǎi Ní Dòu Bàn Lǜ别名狗骨头、散血丹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胡椒科植物海尼豆瓣绿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半肉质草本,高5~

  • 半枫荷根

    《中药大辞典》:半枫荷根药材名称半枫荷根拼音Bàn Fēnɡ Hé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翻白叶树,又名:异叶翼子木、半

  • 黑葡萄液汁

    《中药大辞典》:黑葡萄液汁药材名称黑葡萄液汁拼音Hēi Pú Tɑo Yè Zhī别名野葡萄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幼枝所流出之液汁。除冬季外均可采收,将幼枝切成小

  • 卷伞菌

    药材名称卷伞菌别名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台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网褶菌科卷伞菌Paxillus involutus (Batsch)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山

  • 枇杷

    《中药大辞典》:枇杷药材名称枇杷拼音Pí Pá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

  • 木瓜根

    《中药大辞典》:木瓜根药材名称木瓜根拼音Mù Guā Gēn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根。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

  • 知母

    《中国药典》:知母药材名称知母拼音Zhī Mǔ英文名RHIZOMA ANEMARRHENAE别名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

  • 土香薷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香薷药材名称土香薷拼音Tǔ Xiānɡ Rú别名山苏子、水荆芥、野香薷、香薷草来源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土香薷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