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鸡腿蘑

鸡腿蘑

药材名称鸡腿蘑

拼音Jī Tuǐ Mó

别名毛头鬼伞、毛头鬼盖、假鸡(土从)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菌科真菌毛鬼伞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rinus comatus (Muell.ex Fr.)Gray[Agaricus comatus Mue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全体呈白色时采收。洗去泥沙,立即放入水中煮沸 3mim,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4-6cm,幼期呈圆柱形,后呈钟形,白色,顶部淡土黄色,表部具平伏淡褐色翘起的鳞片。盖缘易开裂。菌肉较厚,白色。菌褶密集,离生,初白色,很快变黑。菌柄圆柱形,如栽培得当,高可达30cm,粗可达4cm。柄中空但肥厚。担孢子黑褐色,光滑,椭圆形,(12.5-19.6)μm×(7.5-11)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夏、秋季节群生或单生于草地、林中地上、路旁或田野上。

资源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分布。

性状菌盖类圆柱形或钟形。直径4-6cm,白色、淡土黄色或深土黄色,表面具淡褐色平伏而反卷的鳞片,边缘纵裂。菌肉薄,类白色。菌褶白色或粉灰色。菌柄长7-25cm,直径约2cm,类白色,有时可见菌环。气香,味特异。

化学成分含铝、镉、铅、镁、钙、银、砷、金、铯、铜、汞、硒、锌等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尿素(urea),甲壳质(chitin),及黑色素(melanin)。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胃;清神;消痔。主食欲不振;神疲;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入丸、散。

注意不宜与酒同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鸢翅骨

    《中药大辞典》:鸢翅骨药材名称鸢翅骨拼音Yuān Chì Gǔ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治小儿齁咳累,鸢翅骨,刮灰兑

  • 红子仔

    药材名称红子仔别名节节红花、小黑面叶来源大戟科红子仔Breynia hyposauropus Croiz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发热,气管炎,肠炎

  • 黑果拨毒散

    药材名称黑果拨毒散拼音Hēi Guǒ Bō Dú Sàn英文名Blackfruit Knotweed出处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德氏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

  • 鹰骨

    《中药大辞典》:鹰骨药材名称鹰骨拼音Yīnɡ Gǔ别名鹞婆骨(《陆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原形态苍鹰(魏澹《文集》),又名:黄鹰(魏澹《文集》),鷞鸠(《尔雅翼》),角鹰(《

  • 《中药大辞典》:酱药材名称酱拼音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㈠豆瓣酱水分39

  • 广西花点草根

    药材名称广西花点草根拼音Guǎnɡ Xī Huā Diǎn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广西紫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kwangsiensis Hand.-Mazz

  • 缅茄

    《中药大辞典》:缅茄药材名称缅茄拼音Miǎn Qié别名沔茄(《灵秘丹药笺》),木茄(《粤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缅茄的种子。原形态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褐色,有灰白大斑点

  • 百舌鸟

    《中药大辞典》:百舌鸟药材名称百舌鸟拼音Bǎi Shé Niǎo别名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干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

  • 滇藏方枝柏

    药材名称滇藏方枝柏拼音Diān Cánɡ Fānɡ Zhī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wallichiana(Hook.f.et Thoms.)

  • 羊山刺

    《中药大辞典》:羊山刺药材名称羊山刺拼音Yánɡ Shān Cì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的枝叶或种子。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小枝粗糙,红褐色,刺极少。单叶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