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端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目无病故,时常如哀如悲,泣下沾襟……,盖肾水不足,肝气渐弱,液道不固,一也;膏血耗伤,津液不洽,虚火内迫,二也。清冷者其常,间有热而浑者,乃正为邪沴,……。
即髋骨。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钩藤。详该条。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火罐放入水(放在药液中者称药罐)中煮沸应用,故名。使用时,将罐子颠倒用镊子挟出,用折迭毛巾紧扪罐口,吸去水液,趁热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参见水罐法条。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淋沥之意。详淋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即滑胎。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瘀热在里而发生的黄疸。《圣济总录》第一百七十四:“小儿瘀热在胃,或湿热相搏,熏在肌肉,其证目黄,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伤寒,或得之邪气,或得之风温,皆脾胃气虚,邪热与谷气相搏所为也。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