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驻景丸

驻景丸

①《银海精微》卷上方。楮实(微炒)、枸杞子五味子、制乳香、川椒(去目,炒干)、人参各一两,熟地黄(酒浸)二两,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蒸)各四两(一方加当归)。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治心肾俱虚,血气不足下元衰惫。②《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熟地黄、车前子各三两,菟丝子(酒煮)五两(一方加枸杞子一两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茯苓石菖蒲煎汤送下。治肝肾虚眼昏生翳。

猜你喜欢

  • 鹅口疮

    病证名。又名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脾经邪热,或久

  • 琴絃

    《素女经》:“女人阴深一寸曰琴絃。”即阴道内一寸处。

  • 老鸦眼睛藤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 生干地黄丸

    ①《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生干地黄三两,羚羊角二两,赤茯苓、独活、槟榔、诃子皮各一两,木香三分,炙甘草半两,麦门冬一两半,桂心二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治干脚气,风

  • 蓝色草

    见《广州植物志》。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 弯针

    指针刺时由于某种原因而致针身在肌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此多由进针过快,刺激太强引起局部痉挛收缩;或针体触及坚硬组织;或患者体位移动;或某种外力碰撞而引起。轻度弯针可缓慢退出,针体弯曲角度较大时,应轻为摇

  • 破布粘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颐(gèn 亘)

    即下颌支髁状突。

  • 二干

    运气术语。见《素问遗篇·刺法论》。刚干与柔干的合称。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阳干气刚,阴干气柔,故名。

  • 蛲虫病

    病证名。晓虫,九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其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肛门产卵,而致肛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