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宣白。宣通肺气的方法。肺气不利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用麻黄、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苏之类开通肺气,化痰止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图经》作五户。即天突,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下。此症因感受风热,或劳力,或饮酒厚味,或郁怒而生。症见喉下及腮下俱肿,舌卷硬顶上腭;咽喉肿痛难咽,或身发寒热。舌苔厚,脉数等。治宜疏风解毒,消肿利咽。可选用三黄凉膈散加荆
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高良姜之简称,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合称。《医学入门》:“言子午八法者,子午流注兼奇经八法也。”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即茯苓丸第四方。见茯苓丸条。
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类证治裁·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非偏受一气。其风胜者为
见地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