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即八风穴。见该条。
病名。亦名月经落后、经水后期、经迟、过期经行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推迟一周以上。多因血虚、血寒、肾虚、气滞和血瘀等所致。当分别用益血、温经、补肾、行气、祛瘀等法治疗。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王素经验方》三卷。
病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亦名崩中、血山崩、血崩不止、暴崩。指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者。多因劳伤过度,气虚不能摄制经血,或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临床上须防晕厥虚脱。在急则治其标的原
病证名。又名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缝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厘米,到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详双生条。
见《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伏龙肝之别名,详该条。
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即麻疹作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