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证似阳

阴证似阳

真寒假热证的别称。《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多因阴盛之极,虚阳外露所致。《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阴盛之极,往往格阳,面红目赤,口舌裂破,手扬足掷,语言错妄,有似乎阳也。”《万病回春·阴证似阳》:“阴症似阳者,发热烦躁,或欲坐井中,揭去衣被,面赤目赤,……饮冷,脉洪而大,或兼见欲得衣被,不渴,手足逆冷,大小便自利,昏沉多眠指甲黑色,脉虽洪大,但指下无力,重按至骨全无者是也。此阳失守而避在肌表,淫阴攻于内,法当温之,不可作阳症治。”参见真寒假热条。

猜你喜欢

  • 孙从添

    【介绍】:清代医家。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著有《石芝医话》、《活人精论》等书。

  • 土茴香

    见《中药志》。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 天行温疫

    病名。出《外台秘要·伤寒门》。即温疫。指温疫毒气所致的传染性、流行性病症。与一般所称的伤寒不同。详瘟疫条。

  • 饲鹤山人

    【介绍】:见尤怡条。

  • 转天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人参、当归(酒洗)各二两,川芎一两,川牛膝三钱,升麻四分,制附子一分。水煎服。治倒产。

  • 追痨仙方

    见医方全书条。

  • 乌鲗骨

    出《黄帝内经素问》。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 膈痛

    证名。①指疼痛横连胸膈。《证治要诀·膈痛》:“膈痛与心痛不同,……膈痛则痛横满胸间,比之心痛为轻,痛之得名,俗为之称耳。”《证治准绳·杂病》:“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

  • 子悬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亦名妊娠胸胁胀满、妊娠胸胁支满、胎气上逆、胎上逼心。指孕后胎气上逼,出现胸膈胀满。多因平素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孕后阴亏于下,气浮于上,冲逆心胸,以致胸膈胀满,甚者胁痛。

  • 槐连豆

    见《中药材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