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暑

阳暑

病名。①一名动暑中暍。《景岳全书》卷十五:“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以固其气。”方用益元散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桂苓甘露饮等。参暑病、动暑、中暍条。②暑温的一种类型。《医门棒喝》初集:“暑温者,夏至后所感热邪也。古人分阴暑、阳暑。盖夏至以后,相火湿土,二气交会,合而为暑,或值时令热盛,或人禀体阳旺,而成阳暑之证,是暑而偏于火者。”参见暑病、中暍条。③即中暑,见《六气感证要义》,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黄金石

    见《本草纲目》。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 血淋

    病名。指淋症而见小便夹血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圣济总录·血淋》:“下焦受热,则气不宣通,故溲便癃闭而成淋也。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于胞中,

  • 目瞑

    证名。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的症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眩掉目瞑。”多由精气不足,或邪热内盛所致,可见于热病心烦、眩晕等病证。亦可见于病危之时,《难经·二十四难》:“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

  • 黄苔

    主里热证。黄色越深,表示邪热越重。微黄薄苔,为外感风热。黄厚干燥,为胃热伤津,若老黄而燥裂,则属热极。黄而厚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则属脾虚有湿。色黄而淡润的厚苔是浊苔,多属湿滞

  • 伤鱼鳖

    食伤之一。《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药。……伤鱼鳖,紫苏、陈皮、木香、姜汁。”参见伤食条。

  • 自我按摩

    即自我推拿。见该条。

  • 胎前尿血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尿血。详该条。

  • 雪里青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沈贞

    【介绍】:明代医家。字士怡。江苏昆山人。精于医术,尤长于伤寒。根据张仲景的著述,吸取过去各家的有关论述,编成《伤寒会通》一书,已佚。

  • 李柱国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汉成帝侍医,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李柱国曾校汉以前的医经、经方共18家490卷(包括《黄帝内经》),进行校订,对保存当时医药文献有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