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内容之一。《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察目可以测知五脏的变化。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白睛暗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难经注》一书。
针刺术语。《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用针时,通过缓慢的提插,以诱导邪气疏泄,引导正气恢复,达到扶正驱邪的效果。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经脉与络脉的五色变化,而从诊察五色变化,可以了解经络脏腑的病情。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幼科金针》卷下方。枯矾、龙骨各五分,麝香五厘,红棉灰(即干胭脂灰)三分。为末,先用棉球拭去脓秽,取少许,吹耳。治耳溃。
证名。见《丹溪心法》卷四。即眉棱骨痛。详该条。
出《备急灸法》。见足两踝条。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粤万年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