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猪牙皂之别名,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见小儿则条。
推拿穴位名。即威灵。详该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即反治。详该条。《医门法律》:“假寒者,清其内热,内清则浮阴退舍矣。假热者,温其真阳,中温则虚火归元矣。是当从治者也。”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即针眼。详该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疮痘喘、惊风喘,虚肿喘、吐泻喘、下痢喘。为邪胜正衰,元气将脱的危象。
①指人体表皮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为十二个部区,故称皮部。《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按手足同名经相合,则称六经皮部。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太阳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称害蜚
出《神农本草经》。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