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进针法

进针法

又称下针法。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子午流注针经·流注微针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以减轻疼痛。针入以后,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临床常用的有捻转和提插两种。

猜你喜欢

  • 黄帝外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

  • 才蓬多吉

    参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

  • 折髀

    证名。指股部疼痛如折的症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类经·脉色类》:“胃脉搏坚,木乘土也,加之色赤,则阳明火盛,木火交炽,胃经必伤,阴阳不行者,从气冲下髀抵伏兔,故

  • 徐克平

    【介绍】:见徐芳洲条。

  • 八节

    髋、膝、肘、腕等八个关节。《灵枢·九针论》:“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马元台注:“人之手足,各有股肱关节计八,故谓八节。”

  • 疮痂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即痘痂。详该条。

  • 瞳人开大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 石萸肉

    见《福建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 巡骨风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寻骨风,详该条。

  • 子衣

    出《隋书·外国传》。即胞衣。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