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辫子草根

辫子草根

《中药大辞典》:辫子草根

药材名称辫子草根

拼音Biàn Zi Cǎo Gēn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夏、秋采收。

性味江西《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通络。治黄疸,痢疾,小便淋痛,风湿痛,咯血,崩漏,白带,痔疮,跌打损伤。

①《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利湿通络。治产后流血,红崩白带,经闭,虚弱盗汗,痢疾,风湿,尿路感染,痔疮,脱肛,跌打损伤。"

②江西《草药手册》:"清热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

复方①治小儿疳积,小叶三点金根三至四钱,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

②治黄疸:小叶三点金根一两,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

③治肺痨咳嗽、咯血、颈淋巴结结核:小叶三点金根七钱,用猪瘦肉三两煮汤煎药服。

④治陈伤:小叶三点金根二至三两,珍珠菜根、八角枫根各二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辫子草根

药材名称辫子草根

拼音Biàn Zi Cǎo Gēn

英文名Root of Smalleaf Desmodium

别名爬地香;小叶三点金根。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Thunb.)DC.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dium microphyllum(Thunb.)DC.[Hedysarum microphyll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叶三点金草草本,平卧或直立。根粗,木质。茎分枝,纤细,无毛。托叶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圆形,长2-9mm,宽约4mm,先端圆钝,微凹,有短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具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稍小。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有开展短毛;花萼浅钟状,萼齿披针形,较萼筒长,有白色柔毛;花冠淡紫色,旗瓣近圆形,基部狭,无爪,龙骨瓣与翼瓣等长;雄蕊10,二体。荚果有荚节2-4,有毛荚节长约4mm,宽约3mm。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小草多缠绕成团。根粗壮有分枝,木化。茎较细,小叶3,顶端小叶较大,2-9mm,可达17mm,宽约4mm,椭圆形,先端圆形具短尖,基部圆形,全缘,绿色,下表面具柔毛,两侧小叶很小。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荚果,荚果长8-16mm,直径约3mm,有荚节2-4,节处有缢缩,表面被短毛。气特异。

性味甘;苦;凉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平喘;消肿解毒。主石淋;胃痛;黄疸;痢疾;咳嗽;哮喘;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痈疮瘰疬;漆疮;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小儿疳 积:小叶三点金根三至四钱,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②治黄疸:小叶三点金根一两,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③治肺痨咳嗽、咯血、颈淋巴结结核:小叶点金根七钱,用猪瘦肉三两煮汤煎药服。④治冻伤:小叶三点金根二至三两,珍珠菜根、八角枫根各二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利湿通络。治产后流血,红崩白带,经闭,虚弱盗汗,痢疾,风湿,尿路感染,痔疮,脱肛,跌打损伤。

2. 江西《草药手册》:清热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杨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水杨木白皮药材名称水杨木白皮拼音Shuǐ Yánɡ Mù Bái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树干的内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乳源木莲果

    药材名称乳源木莲果拼音Rǔ Yuán Mù Lián Guǒ别名木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采收和储藏:秋

  • 海虾

    药材名称海虾拼音Hǎi Xiā别名大红虾(《本草拾遗》)。出处《纲目》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龙虾等海产虾的肉或全体。原形态①对虾(《纲目》),又名:宁虾(《粤志》),明虾。体长两侧扁,雌性长

  • 长柄臭黄荆

    药材名称长柄臭黄荆拼音Chánɡ Bǐnɡ 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狐臭柴、斑鸠占来源马鞭草科长柄臭黄荆Premna puberula Pamp.,以根、叶入药

  • 合萌叶

    《中药大辞典》:合萌叶药材名称合萌叶拼音Hé Ménɡ Yè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叶。功能主治治痈肿,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捣汁,2~3两。外用:研

  • 钓杆柴

    《中药大辞典》:钓杆柴药材名称钓杆柴拼音Diào Gǎn Chái别名钓鱼竿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小枝无毛。叶片卵形至卵状

  • 橙子皮

    《中药大辞典》:橙子皮药材名称橙子皮拼音Chénɡ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化学成分果皮含橙皮甙、挥发油、果胶、胡萝卜素等。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柠

  • 秋葡萄

    药材名称秋葡萄拼音Qiū Pú Tɑo别名扁担藤、野葡萄来源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河南、四川、贵州。性味甘、微涩,凉。功

  • 白藨

    药材名称白藨拼音Bái Pāo别名白泡儿、白草莓、白蒲草来源蔷薇科白藨Fragaria nilgeerensis Schlec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密穗砖子苗

    药材名称密穗砖子苗拼音Mì Suì Zhuān Zǐ Miáo来源莎草科密穗砖子苗Mariscus compactus (Retz.)Dru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