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陈氏秘传》。指患肢短缩。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介绍】:东晋时期大臣,兼通医学。陈郡(今河南淮阳)人。讲求孝道,深得晋孝武帝的赏识,后因争权夺利失败自杀。著有《殷荆州要方》,已佚。
痧证之一。指患痧面有口吐血沫者。《痧症全书》卷中:“血沫痧,胀闷废食,两胁疼甚,口出淡血沫,如西瓜瓤,用熏陆香为君,佐以寄奴、茜草之类,治之即愈。”
形容小儿阳气初生,但尚未充长的生理特点。《温病条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参见稚阳稚阴条。
出《四声本草》。为硇砂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胎产方》。指月经,详该条。
同髈。肩膀。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
【介绍】:见吴澄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肾气游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