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
即蛇啮。详该条。
即蛇啮。详该条。
见继志堂医案条。
病名。《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勇疽发起股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又《疡医准绳》卷三:“或问两太阳生疽如何?曰此名勇疽。亦名脑发疽、太阳疽。属足阳明胃经。状如伏鼠,寒热并作,面目浮肿。宜活命饮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介绍】:见殷矩条。
见六种新编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单蛾风,其形圆如小筋头,生于咽喉关上,或左或右。”即单乳蛾。详该条。
十二经别之。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见该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脚骨包括跗骨、跖骨及趾骨。因跌扑,坠堕所伤。局部疼痛、肿胀及畸形,活动受限,可有骨声。移位者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无移位者仅作固定。用药详见骨折条。
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