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后蜀《重广英公本草》。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官吏。撰有妇科书籍《妆台方》一卷(《宋史·艺文略》作《妆台记》六卷),已佚。
痧证之一。《疫痧草·辨论疫邪由来》:“疫痧者,疫毒直干肺脏,而喉烂气秽,甚者直陷心包,而神昏不救,瞬息之间,命遂夭殂,毒气传染,枉死甚众。”参见烂喉痧条。
见《卫生宝鉴》卷十三。即黄连消毒散,见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钟乳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即提痧。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详见汗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滑叶跌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