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丸

茴香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炒八角30克,吴茱萸30克,荔枝核30克,山楂核30克,橘核90克,枳实24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

功能主治温经导滞,理气止痛。主寒凝肝经。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姜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宣明论》卷十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半两,良姜半两,官桂半两,苍术1两(汁浸)。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痛。主男子、妇人脐腹疼痛刺胸膈不止者,下元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后生姜汤送下;止痛,温酒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普济方》卷三九九: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陈皮、茱萸、三棱莪术丁香枳壳(炒)、茴香(炒)、槟榔(炒,去巴)、神曲麦芽各等分,使君子100个。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虫积气痛。

用法用量空心饭饮送下;或姜汤送下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

《局方》卷五: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

处方威灵仙(洗去土)3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陈皮(去白)3两,防风(去苗)3两,川楝子(麸炒)3两,萆薢3两,乌药(去土)5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2两,赤小豆8两,茴香(炒)8两,地龙(去土,炒)7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主丈夫无脏久虚,冷气攻冲,脐腹绞痛,腰背拘急,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及膀胱、小肠气痛,并肾脏风毒,头面虚浮,目暗耳鸣,脚膝无力,肿痛生疮;妇人血脏虚冷,食减力少,肢体疼痛。消渴,虫食津液而渴者。

用法用量茴香煎(《鸡峰》卷七)。

摘录《局方》卷五

《名家方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鹿角霜5两,茴香2两,胡椒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疝瘕,腰腹痛或引囊及囊大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名家方选》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胡芦巴8钱,茴香6钱,巴戟2钱,川乌2钱,川楝肉4钱,吴萸5钱。

制法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小儿5丸,盐酒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圣惠》卷七: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硇砂3分,天麻3分,木香3分,白附子3分(炮裂),白矾3分(烧令汁尽),阿魏3分(面裹,煨面熟为度),自然铜3分(细研),干蝎1两(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气,脐腹虚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葱白煎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两,香附半两,菟丝子2两,桑螵蛸半两,盐(炒过)2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寒,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1两,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硇砂(细研)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麸炒黄,研),阿魏1两半。

制法上为末,次以酒化阿魏,同硇砂桃仁膏入少面熬令得所,同上件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盲肠风气,小肠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爆葱酒送下,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舶上茴香(炒)1两,地龙(去土,炒)1两,赤小豆(炒)1两,川苦楝(去皮,炒)1两,川乌头(炮,去皮尖)1两,乌药(锉)1两,牵牛(炒,取末)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焮热,紫破脓坏,行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盐汤送下,日2次。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胡椒半两,楝实(锉碎,麸炒)半两,延胡索半两,木香1分,虻虫(去翅足,炒)1分,海蛤1分,芫花(醋炒焦)1分,硇砂(研)1分,木通1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厥疝上攻,腹痛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惠》卷十一: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天南星(炮裂)1两,硫黄(细研)1两,丁香1两,木香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1两,预知子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四肢逆冷,心下痛硬,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研碎,以炒生姜热酒调下,良久煎葱白艾汤投之,不拘时候频服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普济方》卷—一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八角茴香半两,川楝子5个,川独活半两,甘草(以上酒炙)半两,谷精草半两,末茶1两(半两为衣),苍术1两(酒炙)。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两(微炒),附子1两(炮,去皮脐),补骨脂1两(微炒),胡桃仁1两。

制法上为末,入胡桃同捣烂,煮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气痛,及虚冷气下注。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惠》卷七: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3分,木香1分,萝卜子半两(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蓬莪荗3分,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3分。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两胁胀满,腹内疼痛,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茴香子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圣济总录》有“附子”。

摘录《圣惠》卷七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二: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2两,生姜4两。

制法同捣令匀,净器内湿纸盖1宿,次以银石器中,文武火炒令黄焦,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助脾胃,进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茶酒送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2两(炒),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川楝子2两,陈橘皮2两(去白瓤),萆薢2两,地龙2两(去土,微炒),旋覆花2两,蜀椒(去闭口及目,炒出汗)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主虚损。

用法用量茴香子丸(《普济方》卷二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儒门事亲》卷十二: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8两(炒),川楝子(炒)3两,川乌(炮,去皮)3两,威灵仙(洗去土)3两,防风(去芦)3两,陈皮3两,地龙1两(去土,微炒),乌药5两,赤小豆8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湿气下行,流入脬囊,大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茶酒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朱氏集验方》卷八: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苍术(水浸3日,去皮,锉,焙)2两,杜仲(制)2两,破故纸2两,川椒2两,茴香1两1钱,厚朴1两。

制法上药以青盐三分之一,入在瓶内,酌量入水,文武火煮,水尽为度,焙干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补气血。久服明眼。主腰疼。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八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经效济世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斤(去枝梗),生姜2斤。

制法生姜细搽,淹茴香1宿,晒,焙干为末。另研青盐末1两半拌匀,温水泡蒸饼,微炙干,研,入药末再捣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下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经效济世方》

猜你喜欢

  • 鲤鱼脍

    药方名称鲤鱼脍处方鲤鱼肉10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老人痔,下血久不愈,渐加黄瘦无力。用法用量作脍如常法,以蒜、醋、五味调和,空心常食之,1日1次。注意忌鲊甜食。摘录《养老奉亲》

  • 黄雌鸡肉粥

    药方名称黄雌鸡肉粥处方黄雌鸡1只(去毛羽肠脏),粳米1升,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半。功能主治补益五脏。主膀胱虚冷,小便数不禁。用法用量上同煮,令极熟,去药,及擘去鸡骨,取汁并肉,和米煮作粥,入酱

  • 降石汤

    药方名称降石汤处方降香3克,石苇10克,滑石10克,鱼脑石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克(包),鸡内金10克,冬葵子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梢3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主下焦湿热。用法用

  • 清心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清心丸药方名称清心丸处方黄柏(去粗皮,锉)30克制法上一味,捣罗为末。入龙脑3克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热盛梦泄,怔忡恍惚,胸膈痞闷,舌干。用法用量每服10~15

  • 退黄丸

    药方名称退黄丸处方青矾60克(锅内溶化,入陈黄米3千克,用醋拌匀,慢火炒令烟尽为度)平胃散180克制法二药同炒少顷,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运脾化湿。治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

  • 举陷参耆煎

    药方名称举陷参耆煎处方玄参2钱,黄耆2钱,炒白术1钱,茯苓1钱,陈皮1钱,柴胡1钱,升麻1钱,炙甘草5分,泽泻2钱。功能主治妄下阴脱。凡伤寒温热攻下太过,脾胃受伤,心中懊憹,起卧不安,下泻不止者。用法

  • 散偏汤

    药方名称散偏汤处方白芍15克川芎30克郁李仁3克柴胡3克白芥子9克香附6克甘草3克白芷1.5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止痛。治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遂致半边头风,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其痛时轻时重

  • 大黄槟榔丸

    药方名称大黄槟榔丸处方大黄1两,细墨半两,大槟榔2个,荞面1钱。制法上为细末,醋为丸,分为3丸。功能主治痢疾便血久不可止,脐腹疼痛,里急后重,诸药无效者。用法用量用灰火内烧令紫色,醋内磨开,临卧都作1

  • 健运汤

    药方名称健运汤处方生黄耆6钱,野台参3钱,当归3钱,寸麦冬(带心)3钱,知母3钱,生明乳香3钱,生明没药3钱,莪术1钱,三棱1钱。功能主治气虚腿疼、臂疼;腰疼。用法用量减麦冬、知母三分之一,改为丸剂,

  • 麻子仁酒

    药方名称麻子仁酒处方麻子仁2合(炒),黑豆1合(紧小者,炒),鸽粪2合(炒),垂柳枝2握(锉,半寸长)。制法先以酒7升,煮柳枝至5升;炒鸽粪、麻仁、黑豆等令黄,乘热投于柳枝酒内,须臾去滓令净。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