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茅莓

茅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莓

药材名称茅莓

拼音Máo Méi

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茅莓

药材名称茅莓

拼音Máo Méi

英文名Japanese Raspberry Herb

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lolius L.的茎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香蒲

    药材名称香蒲拼音Xiānɡ Pú别名蒲(《诗经》),睢、睢蒲(《本经》),醮、醮石(《吴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黄草(《经效产宝》),鬼蜡烛(《类证活人书》),水蜡烛(《广东新语》

  •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拼音Shān Ké Gǔ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别名小驳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

  • 血藤

    药材名称血藤拼音Xuè Ténɡ别名大血藤(《草木便方》),活血藤(《天宝本草》),黄皮血藤(《四川中药志》),紫金血藤(《重庆草药》),气藤(《贵州草药》),香石藤、铁骨散、小血

  • 露兜竻心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心药材名称露兜竻心拼音Lù Dōu Lè Xī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叶芽。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②

  • 芙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芙蓉花药材名称芙蓉花拼音Fú Rónɡ Huā功能主治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

  • 白花菜

    《中药大辞典》:白花菜药材名称白花菜拼音Bái Huā Cài别名羊角菜(《纲目》),屡析草(《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

  • 碱蓬

    《中药大辞典》:碱蓬药材名称碱蓬拼音Jiǎn Pénɡ别名盐蓬(《救荒本草》)出处《救荒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茎直立,有条纹,上部多分枝;

  • 岩石羊

    药材名称岩石羊拼音Yán Shí Yánɡ别名树莲藕、半球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Mazz.采收和储

  • 黄麻

    药材名称黄麻拼音Huánɡ Má别名苦麻叶、络麻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以叶、根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

  • 白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药材名称白皮拼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