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苦温平燥

猜你喜欢

  • 孙桂岩

    【介绍】:见孙志宏条。

  • 拉田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

  • 治浊固本丸

    《医学正传》卷六引李东垣方。莲鬚、炒黄连各二两,茯苓、砂仁、益智仁、半夏、炒黄柏各一两,甘草三两,猪苓二两五分。为末,汤浸蒸饼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温酒送下。治湿热流入膀胱,下浊不止。

  • 火把果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 化州陈皮

    见《本草从新》。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 小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泽穴,见该条。

  • 秃疮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即白秃疮。见该条。

  • 疫疠之气

    见疠、戾气各条。

  • 聚散障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聚开障。详该条。

  • 洞泄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①指阴盛内寒所致的泄泻。《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洞泄谓食已即泄。……阴盛生内寒,故令人府藏内洞而泄。”《奇效良方·泄泻门》描述洞泄有心腹痛,大肠切痛,肠鸣食不化,手足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