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滋
即内服的膏剂。详膏剂条。
即内服的膏剂。详膏剂条。
见《青海药材》。为白茅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经效产宝》。即临产。因古代产妇临产时,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故名。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鹘眼凝睛。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羊角扭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喉痹症之发于双侧者。见《古今医鉴》卷九。即喉闭。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明时攻要伤寒论》3卷,已佚。
经穴名。代号GB8。出《针灸甲乙经》。《银海精微》作率骨。《外台秘要》作蟀谷。别名耳尖。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头颞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一说:在耳直上入发际一寸,高于曲鬓,相距八
见六种新编条。
书名。36卷(原60卷)。清·魏之琇编。成书于1770年。本书为续补明代江瓘《名医类案》而作。魏氏补辑清初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更多的是增录当代各家医案。书分345门,包括传染病、内、外、妇、儿、五官科等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